返回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17集:机遇把握细沟通[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闪舞小说]https://m.35xsla.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刘好仃把手机放在桌角,屏幕朝上。林志邦的名字还挂在微信对话框顶上,没动过。他盯着那两个字看了三秒,手指一划,翻出昨天拍的几段视频——一段是调光玻璃在阳光下渐变的过程,一段是质检员拿手电筒照边缘检查气泡,最后一段是赵磊蹲在机器边调整参数,头都没抬。

    nbsp他点开语音,录了一句:“林总,我是深圳玻璃厂的刘好仃,昨天展会后给您留了信息,不知道您收到了没有?”

    nbsp发完,又觉得太干,删了。

    nbsp再录一遍:“林总您好,我是昨天在展会上跟您聊玻璃的那个老刘,咱们加了微信,我想着趁热打铁,把咱这产品的情况再细说说。”

    nbsp还是别扭,又删。

    nbsp最后干脆打字:

    nbsp“林总好,我是刘好仃。昨天聊完回去,我把咱们提到的几个问题整理了一下,附了些现场资料,您看看有没有不清楚的地方,我随时补充。”

    nbsp配上三张图:一张检测报告,一张生产线实拍,一张客户阳台安装实景。发送。

    nbsp他放下手机,起身去茶水间泡了杯速溶咖啡,回来时发现微信已经回了消息。

    nbsp“收到,内容很实在。有几个技术点想再确认下:调光响应时间是多少?有没有做过高温高湿环境下的老化测试?最小起订量能不能做到五百平米?交货周期多久?有没有环保认证?”

    nbsp五个问题,一条接一条,排得整整齐齐。

    nbsp刘好仃喝了口咖啡,打开抽屉翻出笔记本,一页页往前翻,找到上周质检记录那页,抄下数据。又进手机相册,把之前拍的涂层实验对比图挑出来,按“性能—工艺—服务”顺序建了个文件夹,命名“调光玻璃说明0417”。

    nbsp他一条条回复:

    nbsp“响应时间平均最快能到附视频,镜头里秒表计时,玻璃从透明到深灰只用了两眨眼。

    nbsp“目前还没专门做热带气候测试,但近半年做了十二次加速老化实验,紫外线照射累计三百小时,透光率衰减不到5%。”——附图,两张玻璃并列,一块新一块旧,差别几乎看不出来。

    nbsp“五百平米可以接,我们小单也做。”——附生产排程表截图,标出空档期,“这是下个月能排的时段,您看合适不?”

    nbsp“交货周期三十天内,含质检和包装。”——附仓库打包现场照片,工人正往木箱里塞泡沫垫。

    nbsp“环保认证这块,国内的是有的,国际的正在办。”——附一份刚拿到的无铅无汞检测证明,红章盖得端正。

    nbsp每发一条,他就停一会儿,像等对方点头。林志邦没马上回,但他知道人在看。

    nbsp过了二十分钟,新消息来了:“材料我看完了,比预想的详细。你们这种小厂能做到这一步,不容易。”

    nbsp刘好仃笑了笑,回了个“应该的”,又补一句:“我们不做虚的,做得出来才敢说。”

    nbsp接下来几天,两人来回沟通不断。林志邦问得越来越细,连玻璃边角密封胶的材质都问了两次。刘好仃也不烦,每次都是现问现查,找赵磊要数据,找王芳核对客户反馈,再一条条回过去。

    nbsp直到第四天早上,林志邦突然发来一条语音。

    nbsp“刘师傅,我想安排一次视频通话,方便吗?时间你定。”

    nbsp刘好仃坐在办公室椅子上,听完语音,没立刻回。他知道,这一步跨过去,才算真进了门。

    nbsp可家里网络不行,视频一卡就糊。他住的宿舍楼信号更差,上次试过,画面刚接通就断了三次。

    nbsp他想了想,拿起包就往车间走。

    nbsp赵磊正在调试新批次的涂层机,见他进来,抬头问:“有事?”

    nbsp“借会议室用一下,下午三点前,我得开个视频会。”

    nbsp“行啊,那边网速快,摄像头也新换的。”

    nbsp“再帮我找块最新的调光玻璃,要A级品,带检测编号的。”

    nbsp“给谁看?”

    

第1817集:机遇把握细沟通[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