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87集:创新头脑风暴会[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闪舞小说]https://m.35xsla.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装配线还在转,灯光一盏接一盏亮起,节奏没变。刘好仃站在培训角的桌前,手里捏着那个旧遥控器,外壳发黄,按键边缘已经磨出了灰白色的印子。他把它轻轻放在桌上,正好压住会议通知的一角,和昨晚一样。

    nbsp“来都来了,坐吧。”他抬头看了眼陆续走进来的几个人,声音不高,但够清楚,“椅子摆好了,不坐白不坐。”

    nbsp赵磊提着个工具包进来,顺手把电子屏电源插上,屏幕亮起时闪了下花,他赶紧拍了两下。“音响真不用?万一吵得听不清呢?”

    nbsp“听得清。”刘好仃摇头,“咱们说话又不是演节目,要啥背景音乐。再说了,流水线的声音才是咱们的背景音。”

    nbsp孙雯抱着笔记本走过来,眉头还是习惯性地微皱着。“我收了十几条匿名提议,有说想让灯自己调亮度的,也有说能不能换个颜色随心情变的……听着像做梦。”

    nbsp“梦做得太大容易摔,可一点梦没有,人就走不动。”王芳坐在她旁边,打开平板,“我把服务记录里那些‘要是能……的话全扒出来了,整整三十七条,光是‘起夜怕黑就提了八次。”

    nbsp“那就从怕黑开始。”刘好仃翻开自己的本子,第一页画了个歪歪扭扭的表格,上面写着“智能响应”“环境互动”“人文关怀”三栏,“不怕想法小,就怕不敢提。今天这会,不打分,不批评,谁说错都不记账。”

    nbsp没人吭声。角落里有人低头看鞋尖,有人翻笔记本像是在找什么重要记录。

    nbsp刘好仃笑了笑,拿起那个旧遥控器晃了晃:“十年前厂里推这款,说是高科技,每台多卖二十块。结果呢?三个月后客户全抱怨——按一下要等半秒,电池还特费。现在看,笨得要命。可那时候,它也是新东西。”

    nbsp他顿了顿:“谁能想到,几年后手机一连,开关灯动动手指就行?所以啊,今天咱们说的哪怕再离谱,也别笑。指不定哪天,就成了别人嘴里的‘早该这样。”

    nbsp赵磊抬起头:“我先说一个?我们组有个小伙子一直琢磨,能不能让玻璃本身带感应,温度一高,灯自动调暗,省电又护眼。”

    nbsp“这个可以有。”王芳立刻接话,“上个月回访一个客户,他说夏天办公室太亮,窗帘拉下来又闷,要是灯能自己感知光线变化就好了。”

    nbsp孙雯翻了翻手里的记录:“包装组老李前几天嘀咕,说他闺女家的冰箱贴能变色,咱这玻璃是不是也能搞点花样?比如冷了显蓝,热了显红?”

    nbsp“不止是颜色。”另一个声音从后排传来,是个年轻质检员,“要是能根据房间湿度调节透光度,浴室镜子就不会起雾了。”

    nbsp话音落下,屋里静了一瞬。

    nbsp刘好仃没急着写,而是抬头看了一圈:“刚才这几个,有没有共同点?”

    nbsp“都是让东西自己知道情况,然后做反应。”赵磊答。

    nbsp“对。”刘好仃在“智能响应”那一栏写下“感应玻璃照明”,圈起来,“咱们不做空中楼阁,但可以一步一步来。玻璃能感温,灯能调光,再加上时间设定、远程控制,一套系统就能立住。”

    nbsp王芳眼睛亮了:“那能不能再往前走一步?比如专门给老人设计一套?定时亮灯提醒吃药,半夜起床自动开柔光,甚至连天气预报都能结合——下雨天提前亮得早一点,免得摸黑摔跤。”

    nbsp“这个更实在。”孙雯点头,“而且技术上不难实现,核心模块我们都有基础,就是没串起来过。”

    nbsp“那就串。”刘好仃在“人文关怀”栏写下“特殊人群定制服务”,加了个星号,“老人、小孩家庭、独居用户,需求不一样,灯也不该千篇一律。”

    nbsp有人小声问:“厂里肯投吗?改模具、换产线,钱从哪来?”

    nbsp“现在不谈钱。”刘好仃说,

第1787集:创新头脑风暴会[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