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79集:新需求应对开启[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闪舞小说]https://m.35xsla.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凌晨一点十七分,系统右下角的提示音刚落,刘好仃的手指就按了下去。

    nbsp回车键压到底,鼠标同时点了“发起协作邀请”。四个人的名字已经勾好——技术部镀膜组的老陈、质检科的王姐,还有两个常处理非标订单的客服主管。附言只有一句:“请抽空看看X07看板,有件事想请大家帮个忙。”

    nbsp页面跳转,提示“邀请已发送”。

    nbsp他没松手,也没动身子,只是把两只手慢慢收回来,搭在桌沿上。屏幕还亮着,看板首页多了四条新动态:老陈在线状态显示为“离开”,王姐刚签退,两位客服主管一个在回复客户,另一个头像灰着。没人立刻点开。

    nbsp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件事不再是他的独白。

    nbsp他打开厂内项目申报模板,新建文档。标题打了又删,最后定成《关于设立“视觉舒适型玻璃”预研专项的建议书》。副标题加了一句:“基于客户高频反馈的潜在产品优化方向”。

    nbsp“潜在”这两个字他犹豫了一下,还是留着了。不是怕说错,是不想让人一听就觉得是搞发明创造。他们这儿不兴这个。但要是说“响应客户需求”,那就顺耳多了。

    nbsp附件部分,他先把两年前那份“墨镜效果玻璃”的实验报告扫了一遍。当时客户要的是反射率低于12%,紫外线阻隔率超过95%,色温不能偏得太离谱。工艺组试过三次,前两次膜层剥落,第三次勉强达标,可工期翻倍,成本压不住,最后黄了。

    nbsp现在翻出来,倒不是为了复制,而是找基准。他在文档里列了个表,左边贴客户原话截图:“白天像照镜子”“家里不敢开灯”“孩子说刺眼睛”;右边对应写上可能的技术参数,每条后面都标注“待验证”。

    nbsp做完这一步,他顺手把近三个月提出光学特殊要求的七位客户信息导出来,匿名处理后放进“首批潜在体验用户池”一栏。这些人不是随便问一句就算了,都是反复沟通、自己查资料、甚至拿汽车贴膜做对比的主儿。

    nbsp他知道销售那边惯性大,新产品没样板、没话术,谁都不愿意碰。所以特意在建议书末尾加了一句:“若测试样片完成,是否可优先向这几位客户征询试用意向?”

    nbsp这话听着像是商量,其实是埋了个钩子。只要客户开口说“我想试试”,销售就得接。到时候不是推不推的问题,是流程怎么走的事了。

    nbsp时间跳到两点零八分,整栋楼安静得只剩他自己这台电脑风扇还在转。他起身去茶水间冲了杯速溶咖啡,回来时杯子照例摆正,杯柄朝外。这不是强迫症,是他干了三十多年流水线养成的习惯——东西放整齐,心里才踏实。

    nbsp坐下后,他重新检查了一遍建议书。格式没问题,语气克制,数据有出处,连风险提示都写了两条:“现有检测环节暂无常规反射率测试项”“非标生产可能影响交期平衡”。

    nbsp他没吹这事能成,也没说得天花乱坠。他就写了一句话放在开头:“过去三周,‘刺眼相关关键词出现十一次,较前两周增长百分之四十。问题集中在南向高层住宅与临街商铺,使用场景具有一致性。”

    nbsp说完事实,剩下的让别人判断。

    nbsp文档保存完,他回到协作平台看板首页多了条更新:王姐刚刚上线,看了两分钟,留下一条评论:“这个反射率指标,咱们现有的镀膜

第1679集:新需求应对开启[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