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78集:需求计划细筹备[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闪舞小说]https://m.35xsla.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客户那句“有没有白天不开灯也不会反光的玻璃”还挂在对话框里,刘好仃没回,也没关页面。他把整段聊天从头到尾又看了一遍,手指在键盘上悬了两秒,然后轻轻敲下回车,新建了一个文档。

    nbsp文件名打出来是《关于“视觉舒适型玻璃”潜在需求的初步观察》。他停了一下,删掉“潜在”两个字,又觉得太肯定,重新加上。最后决定不动,就让它带着点试探的意味。

    nbsp他调出过去三周的咨询记录,一条条过。那个便利店老板嫌反光像镜子的,已经下单了;阳台隔断的客户选了暖色膜,备注“别太亮”;学校项目家长问磨砂夹层能不能减少刺眼感……这些原本散落在不同工单里的信息,被他一个个拎出来,贴进文档第一部分:“需求来源汇总”。

    nbsp五份特殊订单也整理进去。都是客户自己提的参数,工艺组做了手动校准。他翻到技术备注那一栏,有句话引起注意:“用户对比汽车贴膜标准,要求反射率低于12%。”这不像随便问问,是真做过功课的人。

    nbsp文档写到一半,他停下来,打开内部协作平台。鼠标点了几下,在私人空间里建了个新看板,名字叫“X07号预研筹备”。权限设成仅自己可见。底下分三栏:需求来源、工艺可行性预判、潜在客户画像。

    nbsp他把刚才整理好的七条咨询拖进第一栏,每条都附上时间、客户类型和原始语录截图。接着去生产系统查历史数据,输入关键词“低反射”“抗UV增强”“膜色偏暖”,筛选近三年的非标订单。

    nbsp结果跳出十二条。其中近两个月占了五条,集中在南山区和福田区的住宅与写字楼改造项目。更巧的是,这几个客户都没通过销售推荐,全是自主提出调整参数。

    nbsp他把这些也归进看板,顺手在“工艺可行性”栏写下几行字:现有镀膜机支持手动微调,但缺乏标准化流程;退火工序可能需延长十五分钟以稳定膜层附着力;检测环节目前无针对可见光反射率的常规测试项。

    nbsp写完他想了想,又加了一句:若形成固定配置,可否纳入选配清单?

    nbsp这时候窗外已经黑透,整栋办公楼只剩角落一盏灯亮着。空调低鸣了一声,自动切换到夜间模式。他起身倒了杯热水冲咖啡,杯子放回桌面时,依旧把杯柄朝外摆正。

    nbsp回到座位,他在日历上标记三天后的一个空档,标题写着“技术交流会(非正式)”。不发通知,也不拉群,只当是个提醒。他知道,这种事不能急,得等一个合适的时机再提。

    nbsp他又翻了一遍客服系统的关键词统计。这两天“刺眼”出现了十一次,比前两天多了两次。分布还是零散的,商铺、住宅、办公室都有,但问题指向一致——不是价格,不是工期,而是使用时的真实感受。

    nbsp有人问:“你们能不能做出一种‘看不见的玻璃?”

    nbsp有人抱怨:“家里像被光照着烤。”

    nbsp这些话以前听过,但从没人把这些当回事。现在刘好仃明白,这不是偶然,是一群人用不同的方式在说同一件事。

    nbsp他打开个人待办清单,在最底下加了一条:

    nbsp“持续跟踪‘低反高抗UV关联行为,满10例即启动可行性评估。”

    nbsp后面画了个星号,表示优先级提升。

    nbsp做完这

第1678集:需求计划细筹备[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