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高迎祥犀利提问[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闪舞小说]https://m.35xsla.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空的十数座县城,数百被烧成焦土的村堡,14万无辜百姓的尸体。
nbsp“后金鞑子比官军...不是,后金鞑子不过尔尔...”
nbsp交手之后,高迎祥发觉传沸沸扬扬的后金八旗很一般,战斗表现并不比与自己交过手的官军更加出色。鞑子不强,很好打,那么当年在萨尔浒怎么就输了呢?
nbsp关于萨尔浒,赵老大只想复仇不欲回忆,因为只要一想到当年画面就胸闷就炸裂就不想活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想当年,吾之四弟曾回答过我提出的同样的问题:
nbsp爱哭的孩子有奶吃。
nbsp看看人家不打仗只会闹饷的关宁兵。仗是几乎没打赢过一次,甚至努力战斗的场次都不够十根手指,可人会闹啊!结果怎样?吃的嘴角流油,银子是几百万几百万的往家拉,装备更是一茬茬换最好的,直把崇祯那傻小子靠典卖家当过日子。
nbsp再看看空有战力但不会闹饷的几位老实人。东江镇白手起家,闹得满清后方不得安生,结果呢?活生生被断了粮饷饿散架,最后不得不当汉奸活命。擅苦战的秦兵被整成了叫花子,吃不饱穿不暖,武器装备更是掉档次,结果饿得眼冒金星,还没交战就被吃得膘肥体壮的关宁铁骑给冲散了阵型,垮了。浙兵川兵能打吧,被满鞑重兵围攻给灭了,装备精良人数众多的关宁军则在一边看热闹。
nbsp崇祯如果有点脑子的话,把用于关宁军的军费装备个十来万秦兵、川兵、浙兵、东江兵的话,野猪皮早就灭得渣都不剩了。
nbsp谁是崇祯?此亚空间异次元的故事我老高没兴趣听。也别跟我整大道理,请就事论事回答我的问题:老子造反的时候为何被官军打得抱头鼠窜。全国之精锐官军在萨尔浒被鞑子打得抱头鼠窜。老子这回却轻轻松松打赢了鞑子。这事无法形成闭环,他不合逻辑。我找谁说理去?
nbsp来情绪了!?你高迎祥想要搞清楚逻辑闭环意欲何为呀?我看你是受不了官军军纪的约束,想做回逍遥自在的山大王是吧!
nbsp误会高迎祥了。他只是好奇宝宝,求知欲较强。
nbsp对付这种学生,可搬出好为人师的二弟来教诲:
nbsp蠢,分两种:一种无知,一种无逻辑。不是在给你整大道理,这是以知识点为切入,由点到面,逻辑性、系统性地回答你的问题:
nbsp高迎祥同志,大明有我大明的国情。打仗花钱如流水,打大仗,靠国库的那点银子远远不够。你能想象咱们的万历皇帝打抗倭援朝战争动用了内帑,啥叫内帑啊?就是他老人家的私房钱!你见过这么无私奉献的皇帝吗!你见过这么具有国际主义精神的皇帝吗!所以说棒子是真的不上路,全国上下竟无一人给万历爷立牌位烧高香的。
nbsp当然了,万历爷的内帑也不是他送外卖打工挣来的,是盐监矿监从走资派那里强收上来的,
nbsp所以在抗倭援朝胜利之后,万历帝和文官集团的关系进一步恶化。文官集团多是商贾子弟通过科举获得官位,和商贾是天然的联盟,故大肆抵制万历的税收改革,誓死不缴商业税,导致国家财政收入少之又少小之又小,和国民经济规模严重不符。国家税基依然在农而非工商。而小冰河期的加剧又让旱灾、饥荒、瘟疫肆虐,可怜的财政还要负担赈济灾民的重担,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气得万历干脆不搭理那些文官集团走资派。也可想而知,这种局面不加收商税不可能缓解。
nbsp天灾引发干旱,干旱导致饥荒,饥荒造就流民,社会不稳财政锐减,北方游牧渔猎部落也因饥荒而频频入寇,朝廷一面要赈济灾民,一面要防备北方入寇而维持好北方九大军镇,这些军镇本来有自己的屯田,不需要朝廷给粮食,可干旱也导致这些屯田歉收,本来就吃紧的财政面对如此大的开销肯定枯竭。
nbsp财政枯竭就没有足够的力量去赈济灾民,所以流民变成了流寇。财政枯竭不能置办军饷和军械,所以军镇哗变成为溃兵。唯一没有因财政枯竭而拮据的军镇辽东镇又被一个叫袁崇焕的白痴搞的‘凭坚城,用大炮之错误谋略搞成了马其诺防线,毫无作用不说,还坐实了吞噬明朝最后一点财力的巨坑。
nbsp如此便是明朝亡于财政崩溃的真实步骤。
nbsp加税和三饷在灾荒地区是免除的,而造反地区集中于灾荒严重的北方,所以并非是加税引发民变,而是长期得不到赈济引发民变,但朝廷也穷得实在是丢人现眼,整个国家最后只剩下不足十万两银子后世的津巴布韦笑而不语也。
喜欢。
第436章 高迎祥犀利提问[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