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去年春恨却来时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前传篇·六 困局[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闪舞小说]https://m.35xsla.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  nbsp秃发乌孤没料到援军来得如此之快,更被齐军同仇敌忾的气势所慑,阵脚大乱,经过一番惨烈厮杀,终于被晏季击退,狼狈北窜。

    nbsp金陵之围暂解。

    nbsp当晏季冲上城楼,看到的是被齐徽和成纨搂在怀中、面色惨白如纸的成安,以及不远处,被抬上来、盖着白布、已然冰冷的三弟成峥的遗体。

    nbsp“成峥……”

    nbsp成安强撑着自己起身,近乎麻木地走向成峥,跪下将他的尸首揽入怀中,口中默默呢喃着什么。

    nbsp成安最终早产,历经艰险,生下了一个瘦弱的女婴,她自己则因哀伤过度,气血两亏,一度生命垂危。

    nbsp齐邕闻讯,星夜兼程赶回金陵,当他抱着成安虚弱的身躯,看着成峥冰冷的遗体,心中满是亏欠,下定决心要为弟报仇。

    nbsp崇启四十一年,天下大势已渐明朗。

    nbsp齐邕携大胜之威,又得南夏归附,势力空前膨胀,麾下带甲之士逾三十万,谋臣如云,猛将如雨。他采纳晏季、成济等人之策,稳扎稳打,先定江淮,再图荆襄,逐步清扫周边割据势力,所到之处,民心归附,版图日益扩大。

    nbsp然而,北方宇文灼根基深厚,兵精粮足,更兼骑兵犀利,始终是齐邕的心腹大患。而西南的南夏朝廷,虽偏安一隅,实力最弱,但毕竟顶着大夏正统的名号,在士林和旧臣中仍有不小影响力,其态度动向,关乎天下人心向背。

    nbsp经过数年鏖战与博弈,至崇启四十三年,天下形成了齐、宇文、南夏三足鼎立之势。南夏朝廷自知国小力微,复国无望,在齐邕大军压境的态势下,内部经过激烈争论,最终决定顺势而为,派遣使臣至金陵,提出“合二为一”之议。

    nbsp南夏使臣言辞恳切,表示愿奉齐邕为主,南夏皇帝自愿去帝号,称臣纳贡,但提出一个条件:为安抚南夏旧臣民心,确保融合顺利,请求齐邕迎娶南夏皇帝之妹、素有贤名的长公主黎痕为妻,以示两家永结同好,共图大业。

    nbsp消息传来,齐邕麾下顿时分为两派。

    nbsp以晏季、成济为首的武将大多强烈反对。成济更是怒气冲冲,“大哥!万万不可!那南夏不过是苟延残喘,大军一到,顷刻可下,何须联姻?俺妹子为你操持内外,生育子女,如今又要她与旁人共事一夫,我勋成济第一个不答应!这岂不是寒了追随你多年的老兄弟们的心?”

    nbsp谋士们则持不同意见,为首的老臣劝道,“大王,南夏虽弱,然其正统名分犹存,若能和平归附,可免刀兵之灾,更能尽收巴蜀之地与士民之心,极大削弱宇文灼可能利用的正统借口。若断然拒绝,南夏狗急跳墙,转而与宇文灼勾结,则我腹背受敌,大势去矣!联姻乃权宜之计,成安王妃深明大义,必能体谅大王苦心。待大局已定,如何处置,皆在大王一念之间。”

    nbsp齐邕内心极为挣扎,他与成安患难与共,感情深重,岂愿负她?但谋士之言确是老成谋国之见。他眉头紧锁,良久不语。

    nbsp正当众人争论不休之际,成安却主动来到了议事厅。她身着素服,容颜虽因常年操劳略显清减,但目光沉静,气度雍容,向齐邕及众人微微一礼,声音平和却清晰地传遍厅堂:

    nbsp“诸位之意,妾身已悉知。夫君乃当世英雄,志在天下,拯万民于水火。如今大势所趋,南夏归附乃利国利民之上策,若因妾身一人之故,致使兵连祸结,将士喋血,百姓遭殃,妾身百死莫赎。联姻之事,于公于私,皆有益处。妾身……并无异议,一切但凭大王决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此言一出,满堂皆静,成济难以置信地看着妹妹,“成安,你……”

    nbsp成安看向哥哥,目光温柔却坚定,“哥,阿邕不仅仅是我的夫君,更是三军之主,未来天下的希望。个人情爱,与江山社稷、黎民百姓相比,何其渺小。我信阿邕,纵有他人,待我之心亦不会变。”

    nbsp齐邕看着成安,神情复杂,有愧疚,有感激,更有敬爱。

    nbsp最终,齐邕同意了南夏的条件,迎娶长公主黎痕为“平妻”,地位与成安并列,但大婚之夜,齐邕并未与黎痕同房,只言军务繁忙,以示对成安的尊重。

    nbsp随后,齐邕即率大军北上,继续与宇文灼的战略对峙,黎痕公主亦以王妃身份随军,参与军机筹划。

    nbsp这黎痕并非寻常女子,她自幼聪慧,博览群书,尤通政略兵法,性格果决刚毅,颇有男儿气概。随军途中,不仅不辞劳苦,更能对军国大事提出独到见解,几次献策,助齐邕化解危机。

    nbsp齐邕起初对她心存隔阂,但在朝夕相处中,亦不免为她的才智与气度所折服。二人时常于军帐中对弈、谈论天下大势,竟生出几分惺惺相惜之感。

    nbsp齐邕内心充满矛盾,既欣赏黎痕,又深感对成安愧疚。一次大胜之后的庆功宴上,二人心中各有块垒,不免多饮了几杯,酒酣耳热之际,往日的理智与克制土崩瓦解,那一夜,齐邕留宿于黎痕帐中。

    nbsp不久,黎痕被诊出有孕,消息传回金陵,齐邕心中五味杂陈,修书向成安解释请罪。

    nbsp成济闻讯大怒,直奔成安处,“妹子!你看到没有?那黎痕果然不是省油的灯!如今她有了身孕,若生下男丁,有南夏旧势力支持,佑儿的世子之位岂不岌岌可危?大哥如今身边尽是外人,枕边风厉害得很!你不能只顾着大局,也得为自己和佑儿着想!我看,你也该去前线,绝不能让那黎氏专美于前!”

    nbsp成安抚摸着齐佑的头,神色平静,眼中却有一丝难以察觉的哀伤,“哥,阿邕是要做皇帝的人,皇帝的身边,怎么可能只有一人?黎痕公主有才有貌,能助他成就大业,这是好事。我身为齐王妃,掌管后方,责任重大,岂能为一己私情,弃全军百姓于不顾?”

    nbsp“你!”成济气结,“你就是太贤惠了!这天下是你陪着他打下来的,如今倒要拱手让人?”

    nbsp就在这时,一直安静侍立在旁的成纨突然开口,语气异常坚定,“姐姐,二哥,让我去吧。”

    nbsp众人皆是一怔,看向成纨,她已出落得亭亭玉立,眉宇间既有成安的娴静,又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倔强。

    nbsp成安断然拒绝,“不可!纨儿,你年纪尚轻,我怎能让你去为人妾室?更不能让你为了我去做这等争宠之事!”

    nbsp成纨抬起头,目光清澈勇敢,“姐姐,我不是全为了你,也为了勋家,为了我们所有人的将来。更重要的是,”她顿了顿,依旧大大方方地说道,“我敬重齐大哥,心中……早已有他,只是以往姐姐与他伉俪情深,我不敢有非分之想,如今形势使然,若能侍奉在大哥身边,既是我的心愿,也能为姐姐分忧,稳固勋家在朝中的地位。请姐姐成全,我自有分寸,定不会辱没了勋家的门风。”

    nbsp成安看着妹妹,眼中满是震惊、心疼与无奈。她知成纨外表柔顺,内心却极有主见,一旦决定,难以更改。

    nbsp最终,在成济的默许和成纨的坚持下,成安长叹一声,只能应允。

    nbsp于是,成纨以探望姐夫、协助处理军务为名,远赴北方前线。齐邕见到成纨,初时诧异,得知是成安同意,且成纨坦言心意后,他心中对成安的愧疚更深,但见成纨态度坚决,又思及成济和勋家的力量,以及平衡黎痕势力的需要,最终还是接纳了成纨,册封她为侧妃。

    nbsp自此,齐邕身边,形成了黎痕与成纨并立的局面。黎痕长于谋略,协助军机;成纨则性情温婉,细心照料齐邕起居,更代表着金陵旧部的利益。二人暗暗较劲,相互制衡。

    喜欢。

前传篇·六 困局[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