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瑜篇·七 多情自古空余恨[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闪舞小说]https://m.35xsla.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下一代吗?”
nbsp“我是说过不会伤及无辜,也说过会为她保留血脉,可谁说,太子日后必然是无辜的?我保她和沈家的血脉,一定是太子这支?”
nbsp“你!你怎么能……”
nbsp“怎么?”她挑眉道,“你要去告发我?你觉得皇帝都不能奈我何,你去了就能有所改变?姮儿,我们可是血脉相连啊……”
nbsp我冷不丁站起身,背对着她,“我是和你血脉相连,可这盘棋的哪个人和我没有血缘关系?今日的话,我可以当做什么都没有听到,也不会去干预你的事,但你也不要来撺掇我加入进去。”
nbsp“我不会的,姮儿,你能活在阳光下,我替你感到由衷的高兴。”
nbsp我扬长而去,只剩下幼妙空空地望着我的背影。
nbsp后面的几天,面对着姨母的棺椁,甚至在夜深人静之时偷偷窥见她面纱下平静悠然的面容,总是使我心乱如麻。说什么都不管是假的,对姨母的感情驱使着我生出一股要肩担保护她孩子大任的欲望,就像她为了我的母亲而爱护我一样。可是……一想到母亲,我就控制不住地连上了她的痛苦……
nbsp她一定也很恨皇帝吧?可我却要去保护她讨厌的人的孩子……
nbsp四十九日后丧仪结束,姨母的棺椁被浩浩荡荡地送往昭陵。回家途中,我将那日与幼妙的对话一五一十地对殿下讲了。
nbsp她很诧异于我把自己的心声事无巨细地告诉了她,她微微发愣,问我恨她吗?
nbsp我摇头,说,我不恨你,也不恨陛下、沈家任何一个人,可我也不爱他们。
nbsp我不愿活在仇恨和痛苦里,我要为自己而活。
nbsp殿下她欣慰于我年纪轻轻就已经如此通透,还说我远胜于她当年。她问我从今以后有何打算,我想了想说,京城太小了,我想去大晟各处走一遍。
nbsp其实,我也是想逃离这里,我既不可能对姨母留下来的三个孩子或许所面料的危险而无动于衷,也不可能去指责本就已经生在精神炼狱中的幼妙。唯有逃离。
nbsp次年春,幼妙在宫中生下一个男孩,皇帝原本取名为彘,齐彘,没错,就是大名。但听闻幼妙一点也不介意,每日彘儿彘儿地唤着,反倒是皇帝受不了了,没过两个月就让礼部改了玉碟,改名为弼,意为辅佐君王,似乎是想告诉幼妙——你永远也别想这孩子继承朕的大统。
nbsp但幼妙还是用彘儿当做这孩子的小名来唤,尤其是在见到皇帝的时候,二人总是反唇相讥、相互挖苦。
nbsp我打听着问道,陛下去瑶华宫去的勤吗?宫人称不多,只是一个月偶尔去一两次,更多时候还是在住在凤仪宫,亲自抚育先皇后留下来的三个孩子。
nbsp我不理解,皇帝既然不喜幼妙,为何还总是去瑶华宫找不痛快。想来想去,觉得他可能是有受虐倾向吧。
nbsp但我没时间想那么多了。同一年,我考取功名,求了个翰林院的碑文采集使,与几位同僚一同前往各地进行碑文的访求、拓印、考证和着录事务。
nbsp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我游走山水的几年里,远离京城是非,看惯人间离合,也学到了很多事理,唯一美中不足的,便只有与殿下的离别之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我每半月给她修一封书信报平安,她也在慰问之余,告诉我一些京城和宫中的趣事,比如二皇子齐朝和兰陵公主每日在学堂上打闹贪玩、不思进取,甚至把墨水泼在先生脸上。这就是被皇帝知道后,将齐朝抓住亲自打了一顿,再罚他一直跪在殿外,还是兰陵去找了殿下,才把这小子给救下来的。
nbsp从此之后,这小子愈发叛逆,专门和他父皇对着干,还怂恿妹妹一起调皮,也只有殿下的话,他还能听进去一些。殿下说,这都是这孩子没了母亲的缘故,到底也是可怜,我在信中用自己来反驳,证明齐朝就是天性顽劣。
nbsp再比如有趣的事,三皇子抓周,却抱住他父皇的靴子怎么也不肯撒手,皇帝甩也甩不掉,无奈只能把靴子脱下来给他。一边的太子还算镇定自若,可齐朝和兰陵的脸都黑了。
nbsp宫中没有嫔妃,连幼妙也只有一个外命妇的身份,名不正言不顺的,但她也不在乎。但群臣嚷嚷着先皇后过了百日,陛下也该选秀纳妃了,三个皇子还是太少了。
nbsp皇帝听得烦躁,但既没有理由拒绝,又不想把幼妙立为嫔妃。
nbsp一年后,也就是神武十六年,他御驾亲征、攻打西瓦剌去了。太子监国,殿下辅政,他把群臣的聒噪和养孩子的累活都交给了二人。
nbsp这一去,就是好几年。
nbsp西瓦剌的国力自然是不及大晟的,但只要军队一打过去,西瓦剌就跑路,跑到遥遥无际的西边,等到大晟的军队一撤退,就又跑回来占领城池,拉锯地有来有回。大晟迟迟抓不到他们的君主,粮草也在一点一滴地消耗。好在听说东瓦剌的嫽夫人亲自出使,劝说西边的胡人,胡人答应了与大晟的联盟,决定东西夹击,共同对抗西瓦剌。
nbsp神武二十年,随着西瓦剌被包围的夹击圈越来越像,西瓦剌终于按耐不住,预备举全国兵力向东突袭,先杀出一个口子,再绕到北面的西伯利亚去。
nbsp巧的是,皇帝就在东边的嘉峪关。
nbsp不巧,我也在附近。
nbsp那一年,我的全国收集碑文之旅只差这一个地方,碍于打仗我才一拖再拖,而今到了北境的一处小城镇,官家的驿栈因为战争频繁、西瓦剌烧杀劫掠而荒废,我就先与同僚们找了处客栈休整。
nbsp说来也巧,我与同僚为了走访民间,学了些胡语,那日夜晚与同僚在堂内喝酒,恰好就听到了几个胡人在谈论着什么机密,仔细一听,竟然是他们打算举全国兵力一分为二,一半负责奇袭大晟皇帝吸引走兵力,一半打算突袭逃去北方。
nbsp那几个正是在抱怨自己的军队被选为了要去送死的前者,但也有人安慰——万一就成功了呢,一家人十代的生机就都不用愁了。
nbsp我与同僚听到大惊,趁他们出门时绑架了他们,逼他们说出了具体的计划。原来他们竟是在御驾旁安插了奸细,先刺杀皇帝,不论成功与否能都引起大乱,再乘机攻打嘉峪关作为表面目的,实际上则是趁乱逃走。
nbsp时间来不及去通知皇帝了,西瓦剌人的行动就在今夜。我与同僚当即决定,由他们设法前往最近的驻军求援并警示可能被偷袭的关卡,而我,仗着对附近地形因走访碑刻而略有了解,骑上最快的马,拼死前往皇帝可能下榻的行辕报信。
nbsp我赶到之时,西瓦剌人已有所行动,他们安插的几个奸细已然得逞,团团围住皇帝,其中一个人甚至还将刀架在了他的脖子上,要求他即刻下令撤兵。
nbsp几万军队都不敢轻举妄动。就在这时,我掏出箭矢,飞奔在马背上朝着那人瞄准,有那么一刻,我是想对准皇帝的脑袋的。
nbsp但射出的箭矢还是百步穿杨般结结实实地扎在了持刀人的脑袋上,应声而倒,我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又射了三箭,箭箭无所须发,刺客乱作一团,皇帝乘机夺过刀柄,与几人厮杀起来,武将也见状救驾。没一会儿,刺客就被收拾完毕。
nbsp我下马跑过去,将西瓦剌的计划和自己的安排通通告诉皇帝,他听完后沉思良久,盯着我开口道,
nbsp“你怎么会来这?”
nbsp狗皇帝,早知道不来救你了,这时候还怀疑我。
nbsp但他很快就相信了我的话,顺着我的情报派兵将西瓦剌团团围住,不仅解决了这次危机,更是将其一举歼灭,平了他这十余年的心患。
nbsp而后论功行赏的晚宴上,武将们都说我是个好苗子,巾帼不让须眉,让皇帝赏我个武官做做。
nbsp皇帝问我想要做什么,我说,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nbsp我感觉他默默松了口气,然后很大方地赐了我侯爵之位,向众人介绍起我是元王的养女。
nbsp于是,在二十岁那年,我成了平阳侯。
喜欢。
齐瑜篇·七 多情自古空余恨[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