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朝闻学宫[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闪舞小说]https://m.35xsla.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再有八日便是秋闱。”
nbsp“这段时间,你最好别再闹出什么幺蛾子,倘若真有什么案子非办不可,也不要大张旗鼓,搞得人尽皆知,以免影响到考生的正常发挥。”
nbsp“如今长安城中更需要的是安稳!”
nbsp这一日,姜峰前脚刚踏入府衙,就被朱雀拉过去训话。
nbsp随着秋闱的时间越来越近,整个长安城内也聚集了越来越多来自各州的考生。
nbsp朱雀担心姜峰又搞出什么大事,特意提点他几句。
nbsp每年的秋闱都是朝廷至关重要的大事。
nbsp首先,朝廷根据秋闱的考核结果,吸纳学子,授予官职。
nbsp其次,自文帝末期,每逢秋闱过后,还有一场极为重要,又极为隐秘的考核,名为……朝闻宫考。
nbsp根据史料记载,三千多年前,盛极一时的齐国,曾立下一学宫,名为:稷下学宫。
nbsp当年的齐国盛行儒道,稷下学宫内,几乎囊括了当时所能收集到的儒家典籍。
nbsp文帝推行儒道,故而效仿当年的稷下学宫,在景国设立朝闻学宫。
nbsp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
nbsp儒家学子求学,亦在求道。
nbsp求治学之道,求治民之道,求强国之道。
nbsp许多武将一开始并不懂,你说文人求治学治民之道,他们可以理解,可强国之道,难道不是靠他们这些武夫吗?
nbsp文人不懂武,不知兵,他们凭什么强国?
nbsp可实际上,大部分武夫都忽略了一点。
nbsp武夫是国家的支柱,但百姓才是国家的基石。
nbsp不可否认、在当今时代,一个国家是否强大,首先自然是看这个国家整体的武力值。
nbsp最直接的体现便是,一个拥有大宗师的国家,肯定是比没有大宗师的国家强大。
nbsp然而。
nbsp且不说大宗师,一个国家,能够成为超凡武夫的,又有几人?
nbsp人人尚武,万民皆兵,那并不现实。
nbsp这个世界,有更多的人没有武道天赋,有更多的人没有习武的机会和资源。
nbsp许多没有习武天赋的人,蹉跎一生,浪费了无数资源,最后却什么都没有修出来。
nbsp文帝推崇儒道,本意不是让更多的人弃武从文,而是想在原有的基础上,让那些没有武道天赋,没有机会习武之人,去走另一条【强国】之路!
nbsp以朝闻学宫为例,其内不仅包含了儒学,还有医学,墨学,兵学,佛学等等。
nbsp文帝要让每一个从朝闻学宫出来的人,都成为真正的国家栋梁!
nbsp当然,文帝此举还有另外两层含义。
nbsp其一,以文人制衡武人,削弱武将在朝中的地位,也削弱了勋贵世家对朝廷的影响。
nbsp天下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无法习武?
nbsp因为大部分习武的资源,都掌握在勋贵世家手中。
nbsp上等的功法,秘术,灵药……每一样都极为珍稀,普通人根本没机会得到。
nbsp而武道之路,天赋决定一个人的上限,资源决定一个人的下限。
nbsp把控着大部分资源的武将世家,不会允许有更多人的挤入他们这个阶层。
nbsp纵然是皇帝,也难以改变这一现状。
nbsp在文帝之前,景国也有皇帝在国内推行武学,教百姓习武。
nbsp结果民间诸多有武道天赋的普通人,要么被世家吸纳,要么泯然于众,要么消失无踪。
nbsp其二,文帝想为天下文人,寻找一条自修伟力的道路,也为景国寻找另一条称霸天下的道路!
nbsp设想一下,如果景国找回了儒修之路,而其他国家没有……景国对比他国的优势,将会大大增加。
nbsp因此,自朝闻学宫成立之始,朝廷便以秋闱成绩为基准,取前三十六名学子,
第79章 朝闻学宫[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