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回2010:从高中起不留遗憾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47章 坚定的唯物主义[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闪舞小说]https://m.35xsla.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清明,既是节气,也是节日。

    nbsp它预示着春耕春种时节的到来,也承载着对逝去先人的追思与敬意。

    nbsp这是一个属于回忆、雨水与安静的日子。

    nbsp清明时节雨纷纷,清明这天,仿佛就连老天爷也在这一天默契地收敛阳光,洒下绵绵丝雨,配合着人间那份淡淡的哀思。

    nbsp在青川,乃至整个临川省、整个华夏,清明祭祖都是大事。

    nbsp家家户户都会提前准备祭品和工具。

    nbsp传统的家庭会准备“三牲”或“五果”,以及大量的纸钱、香烛。

    nbsp工具则少不了锄头、镰刀用于清理坟头杂草,扫帚用于清扫墓埕,还有油漆和毛笔,用来为风雨剥蚀的墓碑描红,让先人的名讳重新清晰起来。

    nbsp陈默以前对清明节的概念很模糊,无非就是放假一天,偶尔会被父母拉去上个坟,心里或许还惦记着没打完的游戏或没看完的动画。

    nbsp随着年龄增长,尤其是踏入社会后,也越来越难感受到这个节日背后的那份沉重与仪式感,常常将其视为一个普通的假期。

    nbsp但现在,随着自己那不可思议的经历,以及日常看的许多书,陈默逐渐对生命、对时间、对传承有了截然不同的感悟,才重新审视这个日子所蕴含的意义。

    nbsp早上七点多,雨势不大,淅淅沥沥。

    nbsp陈默穿上防水的雨衣,帮父亲陈建国把祭品和工具搬上车。

    nbsp母亲王慧仔细清点着袋子,苹果、橘子寓意平安吉祥,还有大叠的纸钱、成捆的香、红色白色的蜡烛。

    nbsp陈建国则主要负责那些“重武器”,两把镰刀、一把柴刀、一把扫帚,还有一小桶黑漆和几支毛笔。

    nbsp一家三口坐上陈建国那辆半旧的轿车,驶出市区,前往老家下桥村。

    nbsp车窗外的景物被雨幕模糊,街道上行人车辆比平日少了许多,透着节日的宁静。

    nbsp下桥村离市区不算太远,约莫四十多分钟车程。

    nbsp到达村口时,爷爷奶奶,以及叔叔陈兴国、阿姨吴雪和堂妹陈瑶已经等在约定地点。

    nbsp他们住在村里,准备的东西更“本土”一些。

    nbsp奶奶拎着个竹篮,里面是煮好的整鸡和一大块猪肉,还有自家做的发粿,爷爷手里也拿着铁锹和锄头。

    nbsp两家人汇合,寒暄几句,便朝着村后的“旗山”走去。

    nbsp旗山是下桥村村民安葬先人的主要山地,不高,但林木葱郁。

    nbsp因为清明节的缘故,平时寂静的山道上此时显得有些人气。

    nbsp远远望去,能看到三三两两的人群,打着五颜六色的雨伞或穿着各色雨衣,在山腰乃至更高处缓慢移动,像是一朵朵在雨雾中移动的蘑菇。

    nbsp空气中弥漫着香火和雨水混合的味道,偶尔还能听到远处传来的鞭炮声。那是某些早到的家庭祭扫完毕,告知先人也驱散晦气的仪式。

    nbsp通往山脚的路需要先穿过一片广阔的菜地。

    nbsp雨水将田埂和土路浸泡得泥泞不堪,每走一步都需要小心选择落脚点,否则鞋子很可能深陷泥中。

    nbsp大人们还好,经验丰富。

    nbsp陈瑶则走得有些踉跄,差点滑倒,惹得一旁的爷爷打趣道:“小瑶啊,不行让你爸爸背你吧,看你这东歪西扭的,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在跳舞呢。”

    nbsp陈瑶脸一红,嘟囔了一句:“才不要呢!”

    nbsp然后更加小心翼翼地往前走。

    nbsp陈默也走得谨慎,运动鞋的边缘早已

第447章 坚定的唯物主义[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