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侯景:宇宙大将军[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闪舞小说]https://m.35xsla.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州大军在戒备,稍有闪失就必败无疑。
nbsp而侯景之所以敢冒着风险绕过荆州军去偷袭郢城,是因为他已经得到了确切情报:现在的郢城几乎是门户大开的状态,完全没有设防。
nbsp去年萧纶为了避免跟萧绎正面冲突,主动从郢州撤退之后,郢城就落入了萧绎的手里。萧绎随即任命自己的世子萧方诸为郢州刺史,负责镇守郢城。
nbsp萧方诸是萧绎的次子,今年十五岁,虽然非嫡非长,但由于他的生母王氏得宠,所以他一直要比大哥萧方等更受萧绎喜爱。前年萧方等死后,萧绎一点儿都没伤心,很快就把萧方诸立为新的世子。
nbsp由于萧方诸年纪太小,所以萧绎又把鲍泉派过来担任郢州长史,负责管理具体事务。
nbsp鲍泉虽然带过兵,但本质上还是个书生,行为举止略显文弱,萧方诸又是个熊孩子,每日里以欺负鲍泉为乐。鲍泉不敢得罪领导的公子,又仗着外面有徐文盛的大军保护,所以这段时间天天陪着萧方诸胡闹,根本没做任何防守准备。
nbsp四月初三的时候,阴雨晦冥,能见度极差,宋子仙和任约等人在天色的掩护下悄无声息地出现在郢城郊外。
nbsp有守城的士兵发现远处杀过来一队铁甲骑兵,感觉不妙,赶紧跑到州府去向鲍泉告急。结果一进屋,就看到一副名场面。
nbsp堂堂郢州长史鲍泉正四仰八叉躺在床上,一副生无可恋的表情,小朋友萧方诸则骑在鲍泉的肚子上,用五色彩线给鲍泉的胡子编小辫儿。
nbsp听完汇报,鲍泉根本没当回事,他觉得有徐文盛大军在外面挡着,侯景的人根本不可能跑到郢州来。
nbsp然而没多久,报警的人越来越多,鲍泉这才感觉有点儿不对劲儿,赶紧下令关闭城门。
nbsp但现在关门为时已晚,宋子仙的骑兵早已冲进了郢城,径直杀奔州府。城里的守军毫无防备,没人敢上前抵挡。等鲍泉和萧方诸反应过来的时候,敌军都杀进院了。萧方诸吓得呆若木鸡,鲍泉见逃跑已经来不及了,索性趴在床下企图蒙混过关。可惜他胡子上的五彩丝线实在太显眼,宋子仙一进门就看到了,当即把他从床底下揪出来,连萧方诸一起送给侯景报功。
nbsp这个间隙里侯景其实刚吃了个败仗。徐文盛虽然不想打,但他的帐下还有几个萧绎派过来的荆州将领,这些人实在看不过去徐文盛消极怠工的样子,于是在平东将军杜幼安、巴州刺史王珣的带领下,各率所部去攻打侯景。
nbsp侯景的部将大都是北方人,不善水战,甫一交手就被荆州水军打得大败,辛辛苦苦修好的临岸工事也被拆了个干净。
nbsp正在侯景郁闷的时候,突然得到报告说宋子仙和任约偷袭得手了。恰好这时候江面刮起东南风,侯景当机立断,下令不用再管荆州军,所有船只拉起满帆,越过武昌直接西上郢城。
nbsp荆州众将一看侯景这边千帆竞发,不理自己了,有点儿摸不着头脑。大家再一打听才知道大事不好,原来自己身后的老家被偷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被偷家带来心理冲击非同小可,这意味着武昌此时不仅腹背受敌,补给线也被切断了。荆州大军的士气瞬间崩溃,很多部队开始逃散,徐文盛实在遏制不住,只好带着残余人马放弃武昌退回荆州。而杜幼安和王珣因为家眷都在郢城,索性一抹脸直接投降了侯景。
nbsp宇宙大将军这次出手非常成功,拿下郢州之后,距离荆州已经非常近了,现在萧绎能够设防的地方,只剩下了巴陵(今湖南省岳阳市)。
nbsp巴陵又称巴丘,就是三国时期东吴大都督周瑜去世的地方,这里距离荆州四百里,距离郢城三百五十里,城跨冈岭,滨阻三江,自汉末以来就是军事重镇,也是江陵东边最重要的屏障。
nbsp现在驻守在巴陵的,正是大都督王僧辩。
nbsp王僧辩其实本来是要去前线接替徐文盛的。因为徐文盛始在武昌耽搁的时间太长,萧绎那边也不耐烦了,他安排王僧辩率领宜州刺史王琳、巴州刺史淳于量、定州刺史杜龛、郴州刺史裴之横等人再次东征,同时接管徐文盛的指挥权。
nbsp结果王僧辩刚走到巴陵,就收到郢州陷落的消息。因为再往前走已经无险可依,所以王僧辩决定暂时驻守在巴陵,等待下一步指示。
nbsp果然没多久,新的指示就过来了,萧绎命令王僧辩不用主动出击,改为在巴陵原地设防,等着侯景上门。
nbsp丢了郢州,儿子又被抓了俘虏,萧绎也很郁闷。他现在还不知道徐文盛和侯景暗通款曲的事情,只道是徐文盛能力不够被钻了空子,而且徐文盛是远道投奔而来,一次失利就获罪也不太好,所以也没过分追究。
nbsp现在最迫切问题是如何顶住侯景下一波进攻。侯景这次的目标明显就是江陵,他占领郢州之后必定会继续溯江西上,所以王僧辩的部队没必要再往前走了,在巴陵坚壁清野、以逸待劳是最优方案。
nbsp萧绎甚至帮侯景想好了上中下三策:上策是绕过巴陵,水陆两道直指江陵;中策是在郢州囤积兵粮,打消耗战;下策是强攻巴陵。对比而言,上策过于冒险,中策过于保守,侯景现在士气正旺,很可能采取下策,这就看王僧辩的守城能力了,如果他能守得住巴陵,等到侯景粮草耗尽,则必败无疑。
nbsp萧绎的分析也算有鼻子有眼,但实际上侯景兼用了他所谓的上策和下策。
nbsp侯景在郢州休整了不到十天,之后乘胜西上。宋子仙作为前锋,负责扫平沿江戍垒,任约作为偏师;负责阻击各路支援部队,找机会间道直取江陵;侯景本人带领主力部队水陆俱进,大军号称二十万,江面上联旗千里,遮天蔽日。
nbsp四月十九日,侯景大军到达巴陵。
nbsp王僧辩下令偃旗息鼓,不露锋芒。
nbsp侯景派人到城下询问负责守城的是谁。
nbsp王僧辩没隐瞒,如实回答。
nbsp侯景接着问王僧辩为啥不投降。
nbsp王僧辩说我一家老小都在江陵,实在不敢投降。要不你直接从这里绕过去吧,我保证不打你。
nbsp侯景心说你这不是哄小孩呢么,根据确切情报,巴陵城里明明有好几只精锐部队,我绕过去你把我后路断了咋办?
nbsp于是侯景派人把刚投降的巴州刺史王珣押到阵前,让王珣劝他的弟弟宜州刺史王琳投降。
nbsp王琳见侯景已经知道自己在城里,也就不藏着了,他站在城头指着王珣痛骂:“你奉命讨贼,不能以死报国,还敢来劝降我?你就没有一点儿廉耻之心么?”王琳骂了一通不解恨,取过弓箭对着王珣就射。王珣知道自己这个弟弟嫉恶如仇,真敢下死手,只好一缩头退了回去。
nbsp侯景一看没办法,软的不行咱就来硬的呗。我连最难啃的台城都打下来了,还会怕你小小的巴陵不成?他指挥大军把巴陵城四面包围,开始发动强攻。
nbsp此时侯景还不知道的是,巴陵即将成为他的盛极而衰的转折点,他起兵以来所有的成果,都将因为眼前这座小城而烟消云散。
喜欢。
第136章 侯景:宇宙大将军[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