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时代刻刀[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闪舞小说]https://m.35xsla.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看到所有他们该看的、能看的,而那些‘不该看的,绝不能让他们察觉到一丝一毫。”
nbsp最高指令下达,长赢这架庞大的机器再次以最高效率轰鸣着运转起来,但这一次,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如履薄冰的极度谨慎。技术团队开始了不眠不休的自检、演练和预案准备;公关团队以最开放、最合作的姿态与《时代周刊》及各方专家紧密沟通;安保和核心工程团队则对地热井区域进行了外人难以察觉的最高级别整顿和布防,既要绝对保证考察过程的安全,又要不露痕迹地将那些涉及“衔尾蛇”印记的异常区域彻底隔离起来。
nbsp一周后,以威廉·李为首的“国际专家第三方评估团”如期抵达翡翠新城。成员包括三位国际知名地质学家、两位能源工程领域的权威、一位顶尖的环境安全专家,无一不是业内翘楚,且以治学严谨、批评犀利、不徇私情着称。长赢以最高规格但绝不奢华的务实态度接待,省略了一切不必要的公关环节,考察直接从最硬核的环节开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接下来的三天考察,气氛紧张得如同高压实验室。专家团成员戴着标准安全帽,穿着统一工装,深入地下数十米的监控中枢,查看密密麻麻、实时跳动的深海数据;他们使用自带的高精度伽马能谱仪、地震波监测仪等设备,在多个关键点位进行独立测量,一丝不苟地与长赢系统显示的数据进行交叉比对;他们甚至真的要求并通过特制的加固升降平台,下到了那口深不可测的核心地热井的深处,借助强光照明,近距离仔细观察井壁岩体结构和高效地热交换设备的运行状态。
nbsp程长赢亲自全程陪同,对每一个尖锐的技术问题都坦诚解答,对每一项独立的检测要求都提供全力支持。陈墨带领的技术保障团队紧随其后,神经紧绷到了极致,如同手术室里的助理医师,随时准备应对任何突发性的技术难题或意外发现。
nbsp整整七十二小时的高强度考察,每一分钟都如同在刀尖上走过。威廉·李始终面色沉静,不苟言笑,不停地记录、提出刁钻问题、比对各项数据。几位专家时而聚首低声讨论,眉头时常紧锁。
nbsp考察的最后一天下午,在长赢那座堪称全球最先进的中央数据指挥中心,威廉·李站在巨大的弧形屏幕墙前,凝视着那如同宇宙星云般浩瀚、却又无比清晰条理的城市运行数据洪流,沉默了近十分钟。
nbsp他终于转过身,看向一直陪同在侧的程长赢,眼神复杂,先前那种锐利的质疑似乎消退了些许,但审慎的态度依旧:“程先生,我必须客观地承认,贵公司在数据系统整合、工程可视化以及运营透明度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达到的水平,超出了我最初的预期。‘地心之火项目的工程规模和技术复杂度,也确实令人印象深刻。”
nbsp程长赢面色平静,微微颔首,静待着他必然的“但是”。
nbsp“但是,”威廉·李话锋一转,语气依旧严谨,“越是宏大精密的系统,其潜在的、相互关联的未知风险节点可能越多。尤其是将深部地热能源开采与复杂的历史污染治理如此深度捆绑的创新模式,在全球范围内都缺乏先例,也必然缺乏长期的时间检验来证明其绝对安全性。我们采集的一些独立检测样本和数据,还需要带回实验室进行更深入的对比分析和长期观察。”
nbsp程长赢坦然回应,语气沉稳而坚定:“我们欢迎任何深入的、基于严谨科学精神的数据分析。长赢愿意接受时间的最终检验,也时刻准备着为任何经过科学验证的问题投入一切资源进行持续改进。我们追求的不是虚幻的完美无缺,而是直面问题的勇气、绝对坦诚的态度以及不懈改进的承诺。”
nbsp威廉·李深深地看了程长赢一眼,似乎想从他眼中读出更多信息,但最终只是点了点头,没有再多说。
nbsp国际专家评估团离开了,带走了数TB的原始数据和大量现场采集的岩样、水样。长赢总部的气氛并未随之放松,反而更加凝重。最终的评判权不在自己手中,那篇即将出炉的《时代周刊》封面报道,将如同一把悬顶之剑,决定翡翠新城乃至长赢集团未来的国际声誉与命运。
nbsp又一周在焦灼的等待中过去。新一期的《时代周刊》全球版正式出版。
nbsp封面标题赫然映入眼帘:
nbsp《深度剖析长赢“地心之火”:高风险技术下的透明博弈与未来启示》
nbsp文章极其客观、甚至略显枯燥地详细记录了评估团的整个考察过程,并未回避项目中确实存在的某些技术争议点和潜在风险(例如指出对深部地质结构的长期监测仍需加强和投入更多资源),甚至提到了那口核心地热井深处“令人惊叹的工程奇迹”和“极其严苛的安全设计标准”。
nbsp然而,整篇文章的基调,却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作者用大量笔墨充分肯定了长赢在污染土地再生治理、新能源创新应用和数字化透明度方面做出的“具有全球示范意义的开创性贡献”,认为其“为全球众多面临类似历史遗留问题和能源转型困境的城市与发展中地区,提供了一个极具参考价值的范本和突破性的思路”。文章的最后段落写道:
nbsp“……长赢地产及其颇具传奇色彩的领导者程长赢,或许并非无所不能、完美无缺的技术乌托邦主义者,但他们在此次考察中所展现出的,面对复杂历史遗留问题和尖端技术挑战时,那种近乎偏执的公开透明态度和不懈改进的庄严承诺,恰恰是这个充斥着绿色谎言与技术迷雾的时代里,最为稀缺和珍贵的品质。他们手中所握的,并非点石成金的魔法,而是一把敢于解剖自身、直面巨大风险的‘时代刻刀。这把刻刀正在雕刻的,不仅仅是一座城市的未来图景,更是一种关于技术责任、商业伦理与创新勇气的全新定义。”
nbsp峰回路转,一锤定音!
nbsp《时代周刊》的最终定调,如同一枚最具分量的砝码,瞬间将国际舆论的天平彻底压向了长赢!国际资本市场的质疑声浪迅速平息,取而代之的是如雪片般飞来的赞誉和合作邀约。长赢的股价在全球市场应声暴涨,国际权威评级机构也随之纷纷调高了其信用等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程总!我们成功了!我们赌赢了!”办公室里,一直紧绷着神经的高管和团队成员们爆发出如释重负的欢呼和激动难以自持的掌声。
nbsp程长赢看着屏幕上那篇堪称完美的正面报道,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疲惫却真实欣慰的笑容。这场压上所有声誉的豪赌,他再次赢了。
nbsp然而,就在此时,他的私人加密邮箱提示收到了一封新邮件。发件人是一个经过加密的匿名地址,但内容格式显示它来自威廉·李的私人邮箱。邮件内容异常简短,没有任何称呼和寒暄:
nbsp“程先生,报道想必已阅。贵公司在考察过程中所展现的坦诚与开放,令人印象深刻,甚至超出了新闻职业的常规要求。
nbsp然而,出于对技术细节的敏感,我的团队中一位成员在分析井下非核心作业区域的背景辐射监测备份数据时,意外捕捉到一组持续时间为毫秒级、强度极弱但无法用现有地质或工程模型解释的异常能量脉冲信号,其频谱特征……非常奇特,不同于任何已知的自然或人工辐射源。
nbsp出于本次评估约定的范围界限,以及对您开放态度的基本尊重,此事未写入正式报告。仅供您本人知悉与参考。
nbsp祝您好运。”
nbsp程长赢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一丝冰冷的寒意顺着脊椎急速攀升。
nbsp井下……异常脉冲信号?无法解释的频谱特征?
nbsp威廉·李他们……终究还是凭借顶尖的专业设备和技术嗅觉,察觉到了那深藏于极致透明之下的、一丝不该存在的“杂音”?!
nbsp那口井的最深处,除了那冰冷的、带有“衔尾蛇”印记的金属造物,到底还隐藏着什么?!它……是活的?!
喜欢。
第398章 时代刻刀[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