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战神:吕布逆天改命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3章 东岸破局 图伐吴门[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闪舞小说]https://m.35xsla.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三日之后,潜龙江畔天朗气清,战云未起,却已有兵马调动之势。水面舟桥修复,粮道通畅,士卒整编操练,一改往日守势,整座澜台中军大营开始由“固守”向“挺进”过渡。

    nbsp帅帐之中,吕布高坐帅位,诸葛亮、赵云、高顺、张辽等将次第列座。

    nbsp“北岸江夏,风泽西汊,敌计尽破,粮线安稳。今江面无锁、舟桥不断,正是攻其东岸之机。”诸葛亮展开江图,指向图卷一线,“此乃天赐良机,不可久等。”

    nbsp吕布静听不语,诸将亦皆肃然。

    nbsp诸葛亮语声不急:“吴军虽败,尚有顽势;若不乘胜追击,彼缓我疲,再难破其三江之势。”

    nbsp“主公可观此图”

    nbsp他手中羽扇轻点三地:“江东东岸三策:其一,夺鄂口;其二,袭柴桑;其三,舟渡濡须口,一战定吴。”

    nbsp“鄂口者,江东北岸屏障也,地势险要,乃周瑜重兵集结之地。然近日风泽败后,敌重调内线,鄂口外防必空。”

    nbsp“我军可趁其间隙,遣奇兵绕南林,由舟行三日至鄂,破其东门,一举夺营,拔掉敌第一锁。”

    nbsp赵云点头:“臣愿引兵先行,破其东岸门户。”

    nbsp“不可。”诸葛亮却摇头道:“赵将军威名远播,敌见你动,必起戒心。此战,宜用其兵锋未熟、将名不显者,出奇不意。”

    nbsp他转身看向高顺:“此役须你率兵轻袭。”

    nbsp高顺应声:“末将领命!”

    nbsp诸葛亮再展第二图:“其二柴桑,乃江东水师后营,粮仓所在。敌若失鄂口,必撤至此地。”

    nbsp“然柴桑自孙策立寨以来,设重堤、起石栈,水军尽集。强攻不利,需设内应,或由其守将弃守投降。”

    nbsp“主公,可否予我调动密使三人,入柴桑营中游说旧将?”

    nbsp吕布点头:“可。但若柴桑不能取,又当如何?”

    nbsp诸葛亮微笑:“若不能取,则围而不攻。布浮桥于柴桑西岸,以扰其水运,断其舟粮。此为‘钳敌策。”

    nbsp“第三策——濡须口登舟,此处乃江水交汇之地,风势顺南,正适大军渡江。若柴桑动摇,敌之重兵必调;我军乘虚东渡,兵锋直指武昌、建业。”

    nbsp张辽不禁低声道:“亮公此三策,步步为营,一气呵成。”

    nbsp吕布缓缓起身,眸光深沉,似在酝酿千钧一策。

    nbsp他终于开口:“诸葛所策,正合我意。”

    nbsp“高顺,引舟骑两千、轻步三千,自今日起夜行风泽,三日后袭鄂口。”

    nbsp“张辽,领骑五百,护诸葛军师前往柴桑边寨,设其谋士于三日内游说守将,若成则顺势入寨,不成则急退。”

    nbsp

第263章 东岸破局 图伐吴门[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