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战神:吕布逆天改命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4章 赋政试点·文治初兴[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闪舞小说]https://m.35xsla.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暮春四月,连日扬扬细雨后,洛阳郊外万物竞绿。澜台文监司与农政署在汜水关、洛阳城东与冀州郡城三处同时开展《均田并地令》赋政试点。此令既颁,举国上下议论纷纷:此乃澜台第五策——赋政篇,意在平衡地主与佃农利益,分配荒芜地块,确保田亩分配公正。

    nbsp黎明之际,柳瑾携数名属吏先行至洛阳城东。城东旧时为豪门所据,田地广袤,但租赋繁重,佃农多因赋税滞欠陷入债务。柳瑾于广场立坛,朗声宣读《均田并地令》主要条款:一、将城东十里荒芜弃地重新丈量,丈量后以田亩分配予无地佃农;二、徭役与赋税减半三年,以缓民负;三、设立“赋政公堂”,让民众实名申诉赋税侵占;四、命地方官吏与澜台官员联署监理,确保不生私刻私割。

    nbsp宣诏之声如飓风般迅速传到各巷口与村头,村民纷纷聚集。李典与玄武营护卫分列两侧,保障秩序不乱。寒木子、刘九善等乡长先后上台演示丈量规格与分配方法,让村中识字读书者宣读契文。丈量官吏举丈尺、杆子,丈量田边草屋,丈步而行,数人合力将一顷田分为十块,每家佃农得以块田三亩至五亩不等,不仅可耕作自给,且可出售余粮,赢得笑语连连。

    nbsp当日下午,文监司长柳瑾转赴汜水关试点。汜水关地处古道要冲,与洛河交汇处常年商贾往来,田地颇广却多由豪绅占据。柳瑾令属吏开启“赋政公堂”,每设八座议堂,由县令与文监司属吏交叉主理,午前与午后各开堂一次,接受佃农诉求。堂外牌匾书“秉公断案,民心所系”,村民排队等候,或泣或诉,以往被豪绅私割荒地与私征斥息之事,一一被公堂官吏记录。

    nbsp数日后,农政署长韩承诀至冀州郡城。此处山川连绵,田地疏阔,乃皇帝赐地之区,却因连年内乱,多处田地荒芜。韩署长命村中壮丁三千引犁耙下乡,示范犁田

第114章 赋政试点·文治初兴[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