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开局带太子勾栏听曲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五十四章 秦老爷诉困境,赵牧再献计[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闪舞小说]https://m.35xsla.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龙首原山庄依旧静谧。

    nbsp赵牧正于书房内翻阅一本前朝匠作笔记,阿依娜安静地在一旁研磨墨锭。

    nbsp忽闻庄外传来熟悉的爽朗笑声,只是这笑声今日似乎刻意扬高,反而透着一丝难以掩藏的烦躁。

    nbsp“赵小友!赵小友!唉,真是愁煞老夫也!”

    nbsp只见如今已经习惯了遇事不决寻赵牧的李世民大步流星地走了过来。

    nbsp而且一进来就直接一屁股坐在赵牧对面,抓起桌上的茶壶也顾不上烫不烫,就自顾自倒了一杯灌下去,这才长长吐出一口浊气,眉头紧锁,一副被俗务缠身,焦头烂额的模样。

    nbsp赵牧抬眸,看到这老家伙又一副土匪摸样,也不禁放下书卷,微微挑眉.......

    nbsp“秦老哥今日气色不佳,印堂隐有晦涩,莫非是哪桩大生意出了纰漏?”

    nbsp“何止是纰漏,简直是堵心!”

    nbsp李世民一拍大腿,开始大倒苦水,语气拿捏得恰到好处,既有商贾逐利的算计,又带着几分对底下人办事不力的愤懑,“不瞒小友,老夫见那棉甲利国利民,前景广阔,便想着……想着也不能让朝廷专美于前不是?”

    nbsp“便也投了些本钱,联合几位老友,想在京畿之地仿着那规制,开办个工坊,一来可供应些民间需求,二来嘛,呵呵,也能赚些微利。”

    nbsp他顿了顿,观察了一下赵牧的神色,见对方并无异样,便继续诉苦,将他在将作监遇到的那些问题,巧妙地转化为了“自家工坊”的困境道:“可谁曾想,这工坊开起来,才是麻烦的开始!”

    nbsp“老夫重金聘来的那几个老师傅,个个仗着手艺好,对那标准化的章程嗤之以鼻,阳奉阴违,还是按他们老一套来,做出的东西是好是坏全凭心情,进度慢如蜗牛!”

    nbsp“底下那些管事的更是气人!采买物料以次充好,调配人手任人唯亲,出的成品良莠不齐,抽检起来简直没眼看!”

    nbsp“老夫投进去的钱像打了水漂,眼见着交货日期将近,若是违约,可是要赔一大笔!”

    nbsp“这……这简直比跟突厥人做生意还难!”

    nbsp李世民说得口干舌燥,又给自己倒了一杯茶,眼神却悄悄瞟着赵牧,看他如何反应。

    nbsp赵牧安静地听着,指尖无意识地在光滑的案几上轻轻敲击。

    nbsp他确实有些意外于这位“秦老爷”的商业触角之广,竟也涉足了军工制造,但想到他与皇室,长孙家关系密切,能拿到棉甲的样品和规制也不足为奇。

    nbsp至于其中的管理混乱,在他看来,实在是再正常不过。

    nbsp待李世民说完,赵牧才缓缓开口,语气平淡却直指核心:“秦老哥所虑,并非工艺之难,实乃管理之弊。”

    nbsp“管理之弊?”李世民一怔,他原以为赵牧会再提供些技术上的改进意见。

    nbsp“正是。”

    nbsp赵牧颔首,许是被这老家伙给烦到了,他也不废话,直接张口便道:“工坊之弊,首在人之懈怠与无序。”

    nbsp“欲破此局,非仅靠严令呵斥,需得设计一套机制,使其自发争先,且环环相扣,疏而不漏。”

    nbsp他略一沉吟,便条理清晰地阐述起来,所言已远超具体技艺,深入管理学的堂奥,有条不紊的讲道:“首先,得革新酬功之制。”

    nbsp“现行计酬,或按日,或笼统计件,干好干坏一个样,快慢无区别,匠人自然懈怠。”

    nbsp“可试行流水记功法。”

    nbsp“流水记功?”李世民好奇心大起。

    nbsp“嗯。”

    nbsp赵牧取过纸笔,简单勾勒,“将棉甲制作分解为裁料,处理甲片,填充,缝制,初检等若干清晰工序。”

   &nb

第四百五十四章 秦老爷诉困境,赵牧再献计[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