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章 俚寨破冰,棉布震岭南[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闪舞小说]https://m.35xsla.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便是了。”
nbsp赵牧眼中闪过一丝了然的光芒。
nbsp“症结在于,大宗远途贸易,缺乏一种轻便,安全,且能被广泛认可的信用凭证。”
nbsp“铜钱笨重,周转不便,易遭劫掠,且总量有限,自然会被囤积,导致流通不畅。”
nbsp他顿了顿,抛出了一个在这个时代堪称石破天惊的概念:“既然如此,何不由朝廷牵头,设立一个便钱务,或者说……信用汇兑的机制?”
nbsp“信用汇兑?”
nbsp李世民显然从未听过这个词,满脸疑惑。
nbsp“正是。”赵牧颔首,详细阐释其构想。
nbsp“简单来说,便是让商人将需要携带的铜钱,存入朝廷指定的官方机构......”
nbsp“譬如户部下属新设的便钱务,在京师存入。”
nbsp“便钱务收取少量汇费,然后开具一张特制的,带有特殊防伪印记和编号的官方凭证,写明金额,日期,提取地点。”
nbsp“商人便可轻装上路,只凭此一纸凭证,到了指定的外地州府,如洛阳,扬州,益州即可凭凭证和身份证明,从当地官设的便钱务中,全额提取出等值的铜钱。”
nbsp李世民听得目瞪口呆,呼吸都不自觉地急促起来。
nbsp这构想简直匪夷所思,却又直指要害!
nbsp赵牧继续深入:“此举好处极多。”
nbsp“首先商人省去了长途运输巨款的风险和成本,必将极大促进商贸流通。”
nbsp“其次,铜钱实际上并未离开官库,只是在不同地区的官库之间进行了账目划转,大大加快了货币周转效率,一文本位钱,或许可当三五文来用,无形中增加了货币供给,缓解钱荒。”
nbsp“然后,朝廷还可通过收取汇费和掌控这一金融网络,获得一笔稳定的收入,并加强对全国经济命脉的控制。”
nbsp“最后,此凭证由朝廷背书,信誉远超任何私家商号。”
nbsp“一旦推行开来,甚至可能逐渐成为一种半货币化的流通凭证……”
nbsp他描绘的蓝图,远远超出了单纯解决“钱荒”的范畴,俨然是一幅重塑帝国商业金融体系的宏大画卷!
nbsp这已不是简单的经济策略,而是深具政治远见的制度创新!
nbsp“妙啊!妙极!此策简直是……简直是点石成金!”
nbsp李世民猛地站起身,激动得在室内踱步,脸上焕发出兴奋的光彩。
nbsp“化繁为简,一举数得!”
nbsp“不仅解了燃眉之急,更是功在千秋的良制!”
nbsp“赵小友,你……你真是……”
nbsp李世民一时竟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形容心中的震撼与钦佩。
nbsp这“飞钱”之策,看似只是一个技术性的金融工具。
nbsp实则蕴含着极高的智慧和前瞻性,其意义丝毫不亚于之前的任何一次献策。
nbsp“秦老哥先别急。”赵牧适时泼了盆冷水。
nbsp“此策虽好,但推行之初必遭阻力!”
nbsp“尤其是那些掌控了大量私钱流通,依靠地区间汇兑差价牟利的世家豪商,以及可能担心朝廷借此过度揽权的地方官员。”
nbsp“初期可选择几条主要商路进行试点,如长安至洛阳,长安至扬州,由朝廷强力担保,务必确保信用,一旦建立信誉,后续推广
第四百三十九章 俚寨破冰,棉布震岭南[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