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75集:试点初期反馈佳[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闪舞小说]https://m.35xsla.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凌晨三点,手机屏幕在昏暗的小办公室里亮了一下。刘好仃靠在椅背上,眼皮沉得快合上了,手指却还搭在手机边缘。他猛地坐直,点开后台数据——李奶奶昨晚起夜三次,灯亮了三次,每次持续时间都在五十秒上下,最后一次是四十二秒。

    nbsp“没断过,也没误触。”他低声念着,顺手在笔记本上画了个对勾。

    nbsp窗外厂区静得很,只有远处路灯投来一点微光,照在桌角的工具包上。那颗润喉糖的塑料袋还敞着口,空了一半。

    nbsp天刚蒙蒙亮,王芳就站在车间门口喊赵磊:“护理院打来的!说老太太睡醒后冲护工比了个OK,嘴咧得老大。”

    nbsp赵磊正蹲在检测台前调模拟信号,一听这话差点撞到桌沿。他抬头看了眼孙雯,两人不约而同笑了出来。

    nbsp“她耳背,话都不爱说一句,能比OK,那就是真觉得好。”王芳把手机塞回口袋,脸上带着点藏不住的得意。

    nbsp陈涛从生产区走过来,手里捏着排班表:“别高兴太早,一次没事不代表天天都稳。今天夜班我多盯一小时。”

    nbsp“你这不是也信了嘛。”王芳笑着戳他,“昨儿还说‘装完就算交差。”

    nbsp“我是怕出事。”陈涛板着脸,可嘴角松了松,“但现在既然有人用了,那就得负责到底。”

    nbsp上午九点,王芳带着录音笔回到厂里,把护工的话一条条放出来。

    nbsp“灯亮得自然,不像开关咔哒响把人吓一跳。”

    nbsp“光线不刺眼,照地不照床。”

    nbsp“老爷子半夜迷糊,摸黑也能看清路。”

    nbsp刘好仃坐在小黑板前,拿记号笔把这些话逐条抄上去。写完,他退后半步,盯着看了会儿。

    nbsp“‘不刺眼——说明色温压得合适。”他指着第一条,“‘照地不照床——角度和遮光设计过关。”

    nbsp他转头问孙雯:“感应区离地高度是多少?”

    nbsp“三十八厘米。”孙雯答得干脆,“再低容易被扫帚碰,再高老人腿影扫不到。”

    nbsp“那就行。”刘好仃点点头,在“光线舒适”下面划了道横线。

    nbsp赵磊凑近黑板,突然笑出声:“咱这玻璃,听着像是做了件好事。”

    nbsp“不是听着像,是本来就得这么干。”刘好仃擦掉最后一行字,重新写下:“安静、及时、柔和——这是咱们的三条命根子。”

    nbsp中午吃饭时,没人回食堂。几个人围在装配区角落,端着盒饭扒拉两口,眼睛还往检测台那边瞟。

    nbsp陈涛吃完饭没走,反而把检测台的巡检表抽出来改了改。“我把异常记录栏加宽了,以后每块窗出厂前,必须填三项:响应延迟、误触次数、电压波动承受值。”

    nbsp孙雯接过来看了眼:“还得加一条——用户行为标记。比如老人是不是习惯扶墙走,或者有没有宠物进房间。”

    nbsp“你提醒得对。”刘好仃掏出本子记下,“下一批协议里得加上这一项。”

    nbsp饭后回到岗位,赵磊已经坐在电脑前敲代码。屏幕上是固件逻辑图,他正往响应模块里加一段新规则。

    nbsp“干嘛呢?”孙雯凑过去。

    nbsp“加个防干扰机制。”赵磊头也不抬,“万一猫狗跑过,或者窗帘晃影子,系统连续两次误触发,第三次就延迟响应三秒,自动降敏。”

    nbsp“没人让你改这个。”

    nbsp“我知道。”他笑了笑,“可现在不一样了。咱们不是在做样品,是在帮人走路。”

    nbsp下午两点,王芳接到护理院第二个电话。这次是值班护士打来的:“昨晚隔壁房的老张也醒了两次,灯都亮了。他说‘这灯懂事。”

    nbsp刘好仃接过电话,只说了句:“麻烦您让他注意脚下,别以为灯一直等着他。”

    nbsp挂了电话,他在白纸上开始列反馈清单。正面的七条,问题零条。

    nbsp“全都是好评?”赵磊探头看。

  

第1775集:试点初期反馈佳[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