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66集:突破机会细探寻[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闪舞小说]https://m.35xsla.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刘好仃的笔尖在白板上那条横线底下轻轻一点,墨迹慢慢晕开。他没擦,也没说话,只是把记号笔盖拧紧,放在讲台边缘。

    nbsp王芳正低头翻自己的笔记本,一页页往前翻,像是要找出某个客户说过的原话。陈涛坐在角落那张折叠椅上,腿翘着,手里捏着一支圆珠笔转来转去。孙雯已经打开了电脑,屏幕上是密密麻麻的专利摘要表格,她正用鼠标拖动排序条件。赵磊站在材料室门口发了条消息,回来时顺手带上了门。

    nbsp“咱们现在有三个方向。”刘好仃终于开口,“一个是从客户嘴里听出来的,一个是咱们自己做过但没做完的,还有一个是别人压根没碰的。这三个地方要是能串起来,事儿就有谱了。”

    nbsp王芳抬起头:“那咱们先理理客户到底说了啥?”

    nbsp“对。”刘好仃从文件夹里抽出一叠纸,“这半年我让你们每次回访都录一段语音,我自己也存了些。昨晚我挑了七段重听,关键词差不多都是‘自动‘不用管‘像自然光那样舒服。不是技术术语,但意思很一致。”

    nbsp陈涛停下转笔的手:“可市面上不已经有感应玻璃了吗?写字楼那些,光照强了窗帘自动拉下来。”

    nbsp“那是整套系统联动。”孙雯接话,“玻璃本身不会变,是靠外部传感器控制遮阳设备。咱们说的是玻璃自己变。”

    nbsp赵磊点头:“而且现在的所谓智能调光,要么是通电才变,要么是定时切换。真要走到‘感知环境、自主调节这一步,目前没有一家敢这么宣传。”

    nbsp刘好仃走到白板前,在横线下方写下一行字:“三问归一:我们能不能自己提出一个新标准?”写完转身,“别等别人定规则,咱们先试试看能不能当出题人。”

    nbsp王芳忽然举手:“那……我把所有提到‘不想动手设置‘希望一直舒服的客户原话整理出来,按行业分类?医院、办公楼、住宅项目分开看,说不定能看出共性。”

    nbsp“行。”刘好仃递给她一支红笔,“你标出重复三次以上的表达,特别是口语化的那种。”

    nbsp“我这边可以做个参数对比表。”陈涛站起身,“把现有产品的响应速度、能耗、寿命列出来,再标出哪些功能是宣传但实际体验差的。”

    nbsp孙雯抬头:“我来扫专利。重点查近三年‘自适应光学材料和‘无源调光这两个方向,看看有没有技术封锁或者空白区。”

    nbsp赵磊想了想:“我去材料室调Y07项目的全套资料,包括实验记录和失败分析。顺便找找有没有其他被搁置的小项目,可能藏着可用的东西。”

    nbsp“那就分头走。”刘好仃在白板上画了个三角,三个角分别写着“客户需求”“技术储备”“市场空白”,中间还是那条横线,“三天后早上八点,咱们在这儿碰结果。”

    nbsp散开后,刘好仃没走。他把几张客户录音转成文字打印出来,铺在桌上。有一句引起了他的注意:“我们想要的是会呼吸的玻璃。”说这话的是个养老院的采购负责人,语气挺随意,但后面又补了一句:“老人记性不好,开关都不知道在哪,最好东西自己会动。”

    nbsp他拿笔圈了“会呼吸”三个字,在旁边打了个问号。

    nbsp第二天下午,王芳第一个交进度。她带来一张A3纸,上面贴满了便利贴,每张都抄了一句客户原话。她按情绪强度做了颜色区分:黄色是普通需求,橙色是明确不满,红色是反复强调。

    nbsp“我发现一个规律。”她指着几条红色便签,“越是使用场景固定的地方,比如病房、幼儿园教室,他们越希望‘一次设定,永远省心。反而商业客户愿意接受手动微调。”

    nbsp陈涛的数据表也出来了。他发现当前主流产品的调光响应时间平均在三十秒以上,且多数依赖外部供电。“断电就失效。”他在汇报时说,“咱们厂去年出过一批应急逃生窗,如果能把自适应功能做到那种级别,是不是更有卖点?”

    nbsp孙雯的专利分析更直接

第1766集:突破机会细探寻[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