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56集:创新实践遇难题[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闪舞小说]https://m.35xsla.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号的胶膜,又拿了两种规格的玻纤丝回来,一一摆在台面上。

    nbsp“咱没有好环境,就得想办法适应坏环境。”他拿起一卷新胶膜,“这个标着耐候性强,试试看能不能粘得牢些。”

    nbsp第四轮制样开始。这次他们在涂胶后多晾了十分钟,还用滚轴反复压实。最后一块样本做好时,已是中午。

    nbsp食堂送饭的时间早过了,餐盒堆在门口小推车上,凉透了。刘好仃让老周先去吃饭,自己留在台边记录数据。

    nbsp“你吃过了吗?”老周问。

    nbsp“待会儿。”他说,“这些数字趁热记下来,凉了就容易漏。”

    nbsp老周走了几步又回头:“你说……这条路到底走得通吗?”

    nbsp刘好仃停下笔,抬头看了他一眼:“昨天你说想试试,我就觉得有希望。现在我们知道哪儿卡住了,比昨天更近一步。你说这路有没有希望?”

    nbsp老周没再问,转身走了。

    nbsp刘好仃把三块失败的样片并排放好,每块旁边贴上标签:**一号,分层;二号,纤维断档;三号,界面剥离**。他在本子上画了个简单的表格,横向列了材料、工艺、环境三项,纵向写下目前暴露的问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写完,他盯着“热稳定性”那一栏看了很久,最后用铅笔重重画了个圈。

    nbsp下午两点,老周回来时带了瓶水,发现刘好仃还在原位,手边多了几张打印的材料性能对比表。

    nbsp“我查了厂里现有的几种胶膜参数。”刘好仃递给他一张,“这种黄色包装的,耐温范围宽,而且厂家说明里提了一句‘适用于复合材料层压。”

    nbsp老周接过一看:“这倒是没注意过。一直当普通密封胶用。”

    nbsp“有时候好东西就在眼皮底下,只是没人换角度去看。”刘好仃站起身,活动了下手腕,“咱们再试一次。这次只改胶,其他不变,看看是不是这个环节拖了后腿。”

    nbsp新样本开始制作。刘好仃亲自调配涂胶量,每一层都用刮板均匀推开。老周则在一旁准备小型加热板,打算模拟后续钢化前的预处理阶段。

    nbsp当第四块改良后的样品进入压力机,加载再次启动。数值越过百分之九十时,机器发出轻微嗡鸣,但样片依旧完整。

    nbsp“稳住了!”老周往前一步。

    nbsp可就在即将达到标准值时,样品边缘突然发出一声轻响。

    nbsp刘好仃立刻按停。

    nbsp打开舱门,他们看到裂纹从一角延伸而出,虽未贯穿,但已破坏结构完整性。

    nbsp他取出样片,轻轻放在灯下。裂口起始于边缘涂层较薄处,顺着纤维走向扩展。问题依旧出在结合面上。

    nbsp刘好仃沉默片刻,拿起镊子夹起一片碎屑,对着光看了看。

    nbsp“不是胶不行。”他说,“是我们涂得不匀。边角收口太快,粘接力不够。”

    nbsp老周靠在桌边,手指无意识敲着台面。

    nbsp刘好仃合上记录本,翻开新的一页,在顶部写下:“单一变量测试计划”。然后逐条列出下一步要验证的方向:**胶膜类型、涂覆方式、纤维排布密度、固化温度梯度**。

    nbsp“咱不贪多。”他说,“接下来每次只改一个地方,哪怕一个月出不来结果,也要知道每个零件到底管什么用。”

    nbsp他抬头看向工作台另一侧——那里还放着几块待加工的空白基板,边上是刚调试好的小型涂胶装置。

    nbsp老周已经弯下腰,正在检查喷头流量。

    nbsp刘好仃拿起笔,在第一条测试项前画了个勾。

    喜欢。

第1756集:创新实践遇难题[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