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9集:挑战计划细研讨[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闪舞小说]https://m.35xsla.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刘好仃把打印出来的日报轻轻夹进文件夹,纸张边角被手指压出一道浅浅的折痕。他起身时顺手把茶杯带进了茶水间,倒掉凉透的茶底,换上新茶叶,热水冲下去,几片叶子打着旋儿浮上来。
nbsp回到工位,他点开协作系统,王姐和老陈的任务标记都已更新为“完成”。他一条条看过去,王姐整理的客户留言里,“能不能自动变光”出现了七次,有两位老人子女代问,语气急切;老陈那边的数据更实在:加装传感器确实可行,但初期良品率预计会掉五个点,维修成本翻倍不止。
nbsp他没急着回复,而是新建了一个会议邀请,标题写得平实:“关于近期市场变化的几点想法,一起聊聊。”时间定在上午十点,参会人只有三个——他自己、王姐、老陈。备注栏里加了一句:“带上你们觉得最要紧的那条数据。”
nbsp十点整,三人围在小会议室的投影屏前。王姐手里捏着一沓便签纸,上面密密麻麻记着客户原话;老陈抱着他的工作平板,屏幕还停留在产线调试模拟图上。
nbsp刘好仃点了播放键,大屏上先跳出《关于“暮光系列”入市初步观察》的文档,接着是客户咨询趋势图、产线评估摘要、养老院勘查记录三份材料并列排开。
nbsp“先说说你们怎么看。”他退后半步,靠在墙边。
nbsp王姐先把便签拍在桌上。“我这五天接了十二个电话,八个都提到了‘智能玻璃。不是随便问问,是真在对比。有个做社区中心改造的项目经理直接问我们有没有样品能演示调光效果。”
nbsp老陈摇头。“演示可以做,但咱们拿什么演?现成的产品没有,临时改一条线出来,光调试就得一周,还不算后续维护问题。客户今天感兴趣,下周就被别人签走了。”
nbsp“所以咱们得想明白,”刘好仃接过话,“他们是冲着‘智能来的,还是冲着‘解决问题来的?”
nbsp会议室安静了几秒。
nbsp王姐翻了一页笔记。“昨天那个养老院的负责人说了句有意思的话——‘我们不怕旧,就怕修不了。他们之前用过一批感应灯,坏了两次,厂家拖了半个月才派人来,最后干脆自己买了普通开关换上去。”
nbsp老陈抬头看了眼屏幕上的成本对比表。“咱们的磨砂防眩玻璃,五年没出过大问题,配件也好找。他们那个‘暮光系列听着高级,可万一模块坏了,得整块换,一块就顶咱们三块的价格。”
nbsp刘好仃点点头,调出养老院阳光房的现场照片。“你看这窗户朝南,下午两点到四点阳光直射,老人反映‘睁不开眼。他们要的真是全自动调光吗?我看未必。他们要的是不刺眼、不变色、坏了有人修得快。”
nbsp他顿了顿,打开一个新文档。“咱们打不了他们的牌,但可以换一张桌子打。”
nbsp王姐挑眉。“怎么说?”
nbsp“不做全屋智能,也不拼技术参数。”刘好仃敲下几个字,“做‘看得见、修得了的适老玻璃。比如,在现有磨砂板基础上,只在窗框边缘加一条窄窄的光感提示带——白天强光时微微发暗,提醒护工拉窗帘,晚上自动熄灭。不参与调光,只做提醒,成本低,坏了拆下来换一条就行。”
nbsp老陈盯着屏幕琢磨了一会儿。“这个我能做。用现有的防水封装工艺,把微型感光条嵌进边条里,测试周期最多三天。要是行,下周就能出样。”
nbsp“关键是,”王姐补充,“客户会觉得我们懂他们的难处。不是一味推贵的,而是知道他们预算有限、怕麻烦。”
nbsp刘好仃笑了下。“咱们厂干了三十年玻璃,最熟的不是高科技,是人怎么用玻璃。教室要防反光,画室要保色彩,养老院要稳当。这才是咱们的根。”
nbsp老陈忽然想起什么。“艺术工作室那边前两天也问了类似需求,想要一种‘挡得住太阳又不遮画面的方案。我刚想起来,咱们档案库
第1689集:挑战计划细研讨[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