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47集:新动向效果初观察[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闪舞小说]https://m.35xsla.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刘好仃点下发送键的时候,窗外的麻雀正扑棱着飞过厂房屋顶。他没看屏幕,而是盯着茶杯里刚泡开的茶叶转了两圈,才慢慢把视线移回邮箱页面。已发送的提示跳出来,他顺手点了归档,动作像每天打卡一样平常。

    nbsp第四天早上七点四十分,小周抱着笔记本冲进办公室,头发还有点湿。“刘师傅,东莞那边回了!陈总要样品测试安排表,还问能不能提前到下周一批次。”

    nbsp刘好仃正在翻电话记录本,头也没抬:“先不改排期。告诉他,样件按原计划生产,数据全程可查,随时欢迎来现场看。”

    nbsp“那厦门黄工呢?”小周坐下来,打开电脑,“昨天下午回了个‘已阅,再没动静。”

    nbsp“已阅也是回应。”刘好仃合上本子,“比石沉大海强。”

    nbsp老赵从档案柜回来,手里捏着一沓纸:“佛山林经理那边真是一点声儿都没有?电话打了三遍,都说在开会。”

    nbsp“人没拒绝,也没答应。”刘好仃说,“可能是忙,也可能还没想清楚。”

    nbsp李工这时候推门进来,工装袖口沾了点粉尘:“我刚从烘干线过来,参数稳着呢。就是夜班小张说,隔壁车间问咱们这批三百片是不是出了新标准,怎么单独走流程?”

    nbsp“随他们猜。”刘好仃笑了笑,“等结果出来了,自然就明白了。”

    nbsp八点半,四个人围在会议室的小桌前。投影仪连上了共享文档,标题是《气候关联需求首轮反馈汇总》。小周把三类客户状态用三种颜色标了出来:绿色代表积极跟进,黄色是观望,灰色是无回应。

    nbsp“目前只有东莞一家进了绿区。”小周指着图,“但我们收到两通非目标客户的咨询电话,都是问有没有防潮加强款。”

    nbsp老赵点头:“这说明消息传出去了。哪怕有些人没直接谈,也在打听。”

    nbsp李工皱眉:“问题是,我们拿不出量产承诺。刚才质检那边问我,这批样件算不算正式产品?我说不算,他们又问归哪类,我说……还在定。”

    nbsp刘好仃听着,手指轻轻敲了两下桌面:“我们现在不是卖成品,是在收反应。客户每一条回复,不管是问细节、冷处理,还是根本不理,都是信息。”

    nbsp“可不能光靠三条反馈做判断吧?”小周犹豫道,“要不要给佛山那边再发个提醒?比如加一句‘近期湿度上升,建议关注包装防护?”

    nbsp“不行。”刘好仃摇头,“已经递过话了,再催就成了硬推。咱们得让人觉得这是选择,不是任务。”

    nbsp老赵忽然想起什么:“我记得去年给东莞做过一次紧急调货,因为他们的仓库漏雨,整批玻璃边角都花了。当时赔了一万多,后来陈总还专门打电话道谢,说我们反应快。”

    nbsp“所以他这次愿意聊。”刘好仃接上,“不是因为我们写得多漂亮,是他吃过亏。”

    nbsp李工点点头:“那咱们是不是该补个对比资料?比如说拍个视频,展示普通包装和加强封装在高湿环境下的差别?光看文字,确实不够直观。”

    nbsp“可以做。”刘好仃说,“但别急着发。先让小周列个‘客户最关心什么的清单——价格变不变?交货会不会拖?效果有没有实测数据?把这些都理清楚,再决定怎么呈现。”

    nbsp小周立刻掏出便签本开始记:“我觉得还可以加一项——是否愿意参与后续测试。就像上次您说的,多一个选项,就多一条路。”

    nbsp“行。”刘好仃看了他一眼,“不过这次别放在邮件正文,放附件登记表里。愿意填的自然会填,不想表态的也不尴尬。”

    nbsp会议进行到这儿,墙上的钟刚走过九点二十七分。李工起身要去车间盯第一轮温控曲线,老赵说去把六起历史退货案例重新核一遍,看能不能找出更多线索。

    nbsp散会后,办公室安静下来。刘好仃回到工位,打开生产排程系统。下周二凌晨两点到四点,那个红色星号依然醒目地挂在时间轴上,备注写着:“加强封装样件试产,限三百片,仅响应指定客户咨询。”

    nbsp他点开邮件系统,调出三天前发出的技术函副本。正文简洁,没有夸张措辞,也没有过度承诺。他在末尾又看了一遍自己加的那句话:“如需进一步沟通,可直接联系项目对接人刘好仃,手机全天在线。” <

第1647集:新动向效果初观察[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