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6集:预案实施再完善[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闪舞小说]https://m.35xsla.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刘好仃盯着屏幕右下角的倒计时浮窗,数字跳到时,他动了动手腕,把茶杯往左边挪了半寸,腾出位置点开系统日志。
nbsp昨天那条标为“跟踪级”的客户语句——“它早该懂我”——已经归档进案例集,但流程卡在后续动作上。技术组没启动开发,售后也没追访,数据组只是照常记录。看起来一切都在走,其实谁都没动。
nbsp他调出过去七天的响应记录,在表格里一条条划线连接:客户反馈出现时间、首次读取人、转交节点、闭环确认。线条断在三个地方,像没接完的电路。
nbsp小李推门进来的时候,正看见刘好仃用红笔圈住其中一处:“南区回访录音上午十点上传,王工下午两点打开文件,但直到下班都没标记处理状态。”
nbsp“这……可能是忘了?”小李站在门口,手里捏着刚打印的日报。
nbsp“不是忘。”刘好仃头没抬,“是不知道该不该管。我们之前只说了‘谁看到谁处理,可没说啥叫‘处理完。”
nbsp小李把日报放在桌上,纸页边缘有点卷曲。“那今天要不要拉个会?把流程再捋一遍?”
nbsp“不光是捋。”刘好仃合上笔记本,“是要改。”
nbsp九点十七分,四个人围在会议室白板前。
nbsp刘好仃把那张画满断线的表格投影上去:“预案跑了一周,有声音被听见,也有声音滑过去了。咱们不能等出了事才回头找漏子。”
nbsp王工喝了口保温杯里的枸杞水:“我那天确实看了录音,但想着这事儿归技术判断,我没资格拍板。”
nbsp陈工接口:“我们那边也一样,你不说要评估,我们就不知道要动。”
nbsp“问题就在这儿。”刘好仃拿起记号笔,在白板上写下三行字:
nbsp谁该第一时间知道?
nbsp谁必须动手处理?
nbsp谁来确认闭环?
nbsp“以前我们靠自觉,现在得靠分工。”他转过身,“比如客户提到‘记住操作习惯,这条信息首先进入数据池,自动推送给小李;小李判定权重后,标注‘需跨组协同,系统立刻抄送我和你俩。接下来,王工负责回访验证需求真实性,陈工同步评估技术可行性,最后由我汇总建议,录入预案附件表。每一步都有记录,超时自动提醒。”
nbsp小李举手:“那如果两边结论不一样呢?比如售后觉得急,技术说还不成熟?”
nbsp“那就按预案里的响应等级走。”刘好仃调出系统界面,“我们现在是‘跟踪级,意思是持续观察、定期汇报,不承诺落地。等升到‘响应级,再启动资源调配。现在的问题不是做不做,而是别让任何一个信号掉队。”
nbsp王工点点头:“明白了,相当于先挂号,再分诊。”
nbsp“对。”刘好仃笑了,“病还没确诊,但体温得量起来。”
nbsp散会后,大家回到工位。刘好仃留在会议室,把讨论内容整理成要点,发到工作群。
nbsp不到十分钟,小李发来一张图表:横轴是时间,纵轴是关键词出现频次,三条折线分别代表“记住”“习惯”“应该懂”。过去三天,全线上扬。
nbsp刘好仃放大看,最晚一条记录来自昨晚八点,某客户在远程调试中随口说:“我不想再教它了,它得自己长脑子。”系统已自动标红,归类为“拟人化期待”,权重+2。
nbsp他把这条转发给陈工:“你看,这不是偶然。客户已经开始用人的逻辑要求机器。”
nbsp陈工回复:“后台能加个触发机制,这类语句一旦出现,直接生成待办事项,推送到相关责任人。”
&nbs
第1606集:预案实施再完善[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