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82集:新机遇改进再评估[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闪舞小说]https://m.35xsla.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倒计时跳到零的那一刻,屏幕刷新,新一波数据稳稳落进主控台。小李盯着参数流扫了一眼,轻声说:“同步正常,毫秒级偏差为零。”

    nbsp刘好仃没应声,只是伸手把滑落在地的工装外套捡起来,拍了拍灰,慢悠悠套上。拉链拉到一半卡了一下,他也不急,捏住齿扣重新对准,一拉到底。

    nbsp“衣服穿好了,脑子也该开机了。”他转头看着三人,“通宵是过去了,活儿可没完。现在不是歇的时候,是算账的时候。”

    nbsp王工正揉着太阳穴,听见这话抬了抬头:“算什么账?”

    nbsp“咱们忙了一夜,改了三层结构,加了规则闸门,堵了备用通道,总得看看值不值。”刘好仃走到主屏前,调出三号炉最近七十二小时的运行曲线,“从昨晚三点二十六分新版本上线开始,系统连续运行六十八小时,没出一次误判,没跳一次帧,温度突变、风速扰动全扛住了。这叫什么?这叫成果。”

    nbsp陈工喝了口凉掉的豆浆,接口:“但边缘节点那个毫秒漂移……”

    nbsp“先记着。”刘好仃摆摆手,“问题不分大小,结论得分轻重。咱们现在要干的,是把改过的和没改的,摆在一起,比一比,看看到底进步了多少。”

    nbsp小李立刻反应过来:“我来整理对比表?”

    nbsp“你来。”刘好仃点头,“挑最关键的三项:响应延迟、异常触发、时钟同步率。老版本拿前七天的均值,新版本也取七天,横向拉出来,谁输谁赢,一眼就清。”

    nbsp王工坐正了些:“我配合,把旧日志里的异常记录翻一遍。有些字段当时临时调整过,得人工核一遍,不然数据不干净。”

    nbsp“对,宁可慢点,不能错。”刘好仃看向陈工,“你把稳定性趋势图画出来,别整花里胡哨的,就一条线,平的往上走就行。”

    nbsp陈工打开笔记本,边敲边说:“其实我挺好奇,咱们这一通改,到底提了多少?”

    nbsp“别猜。”刘好仃靠在桌边,“数据不说谎。改得好不好,不是咱们自己夸,是数字点头。”

    nbsp小李调出标准化日志模板,点开“关键参数索引”功能。系统自动抓取了三组核心数据流,分别标上“V1.0(旧)”和“V2.1(新)”的标签。

    nbsp“响应延迟这块,旧版平均是极端情况到过小李念着,“新版……平均最高压缩了六成多。”

    nbsp王工核对完异常日志,抬头:“误触发次数,之前七天一共记录了十七次非必要干预,集中在温差突变时段。新版……三次,都是测试时人为注入的干扰,真实运行中零误触。”

    nbsp“好。”刘好仃走到白板前,拿起笔写下两行字:

    nbsp**稳定性提升:42%**

    nbsp**误触发率:降至0.3%以下**

    nbsp陈工的图也出来了,两条趋势线并排:旧版像爬山,一会儿陡一会儿平,新版则是一条微微上扬的直线,稳得像尺子画的。

    nbsp“这图能拿去当壁纸了。”王工笑了。

    nbsp“别忙着高兴。”刘好仃指着图上一个微小的波动点,“这是什么?”

    nbsp“哦,那个。”陈工放大局部,“是昨天下午四点十七分,B区探头短暂失联系统自动切换备用通道,恢复后没影响主流程。”

    nbsp“有没有触发控制逻辑?”

    nbsp“没有。自学习模块没启动,硬规则稳住了。”

    nbsp刘好仃点点头:“那就是观察项,不返工。咱们的目标不是完美无瑕,是关键环节不出错。只要主路通,小沟小坎,记下来就行。”

    nbsp小李把对比表整合好,投到主屏上。三栏数据清晰排列,改进前后的差距一目了然。

    nbsp“其实吧,”他忽然说,“我原来觉得,改这么

第1582集:新机遇改进再评估[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