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帝国一六一六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28章 难以逾越的鸿沟[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闪舞小说]https://m.35xsla.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近卫军在山坡上挖的环形工事有三道。,由低到高,最外围的叫东京(辽阳)线,二道盛京(沈阳)线,三道兴京(赫图阿拉)线,师部中军帐设在坡顶制高点,各工事有数条交通壕相连。

    nbsp丁正男这厮明明一武夫,偏要学酸儒的精神胜利法给自家防线用建奴地盘来命名,随三营残余败退盛京线,则东京失陷反正、正反都是鞑子丢城失地。

    nbsp三团的人对着白营喊了很久,让他们放弃第一道防线后撤。三营跟鞑子杀红了眼,少部分机灵的听到后撤了,大部分则压根听不到。三团长就急了,亲自带人沿交通壕赶来掩护他们撤退。

    nbsp香烟,有也不能给你。劳驾你白营长抬眼。

    nbsp白百何抬眼看,发现两侧黑压压的鞑子正在爬坡,正在向二道沈阳线发起仰攻。

    nbsp尼玛,辽阳线上其他部队都撤了,就他妈自己还在壕沟里傻乎乎跟鞑子硬抗。那还等什么,赶紧跑呗!

    nbsp主子爷有令:擂鼓前进,角号收兵,耳朵长反的全家死光光。

    nbsp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歌词表现出的悲壮提前了几百年显现。

    nbsp明狗炮火真的猛,但冲不上去也得冲!政治正确死我一个,路线错误死全家。这算数题太简单,鞑子个个心里有数。后金攻击部队闷声不响向上向前冲,全程把耳朵竖得像天线,盼望着从连绵不绝的爆炸声中辨听到牛角号的天籁之音。

    nbsp沈阳线位于小山脚,基本与地面持平,与辽阳线之间距离约60米,海拔高度差约10米,坡度不大却已够用。白百合进入沈阳线后发觉战斗变得轻松许多,只消扬扬手将手雷轻抛而出,圆滚滚的铁疙瘩便顺着坡度往鞑子人群里钻,把猫腰爬山的建虏炸得七零八落。连投弹的力气都省了!

    nbsp他此刻深深体会到老祖宗千百年来传下的处事低调是多么正确!你看,兄弟部队打防守必定立木栅、排车阵、筑木桩,次次败阵证实高调立于地面之上者不可取。如今简简单单掘地三尺,低调陷于地表之下,既能有效保护自己还能最大限度迟滞鞑子步骑冲击速度。“鸿沟当真厉害,所谓难以逾越之鸿沟。如此简单的事情咱为何就想不通透,非得让梁山军来教!”

    nbsp中土步卒对付游牧骑兵,掘壕之法古而有之。但人不入壕中,以木栅拒马为掩护。新装备带来新打法,人躲在战壕里,对敌只露个头,身面变身点,阵面变一线,轻易不会中箭。人躲战壕里还有个天大的好处,敌骑的刀子不够长,骑在马上劈不到你。

    nbsp小小的一个改变就是战术层面的军事大变革了。

    nbsp正当白百合为师傅大唱赞歌的时候,听到一里开外的鞑子军中指示进攻的鼓点急促起来,阵前随即响起不绝之喊杀。

    nbsp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战绩零杠五。

    nbsp零杠五是为了押韵,真实战绩零杠2000余。

    nbsp第一波攻击部队受阻,攻上去的3000人能站立者已不足千人。多尔衮再次敏锐地发现,对阵近卫军时敌我缠斗的时间非常之短,以往的成功经验此时不管用。这位颇有才具的建奴优秀年轻将领当机立断命令第二波攻击部队以最快速度跟上,令第三波等到前波次到达山脚时立即出发无间隔的波浪式冲锋战术的发明者正是多尔衮。

    nbsp第一波的残兵被仿佛不要钱的手雷炸得晕晕乎乎,他们还活着,但已丧失战斗力。近卫军战士们纷纷从壕沟中跃出,都不带闪避的,径直上前去顶着鞑子额头给开个血洞。这似乎不像是在战斗,蒙格很享受枪毙鞑子的感觉,但狗鞑子的烂命当不如一发子弹值钱。于是猛喊一嗓子:“败家崽子们,别浪费子弹,不会拿刀铲劈啊!”

    nbsp蒙格紧了紧钢盔扣带,让卫生员再度包扎好手臂上箭伤,然后随三团收复失陷的东京线。错了,白百合纠正他:“团部传达师长命令,防线现时更名为辽阳线、沈阳线、横岗线(赫图阿拉汉语意为横岗,即平顶小山岗)。”

    nbsp蒙格嘟囔道:“师长大人雅兴!他写他的锦绣文章好了,咱只管杀鞑子。”说话带着几分底气,底气来自于获得了战死同袍的武器补充,蒙格现在双枪别腰,两箱手雷一肩挑,踩着沟底鞑子们的尸体回到自己之前相中的战斗位置。鉴于鞑子第二波次

第428章 难以逾越的鸿沟[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