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回合制炮击[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闪舞小说]https://m.35xsla.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演绎一场飞蛾扑火。
nbsp一贯地,阿济格把脏活累活安排给了自己,让俩兄弟负责捡洋落。啥洋落呢?让多铎和多尔衮兄弟垂涎的洋落并非向前步枪,想不到吧,不是枪!
nbsp话说之前近卫军在十万鞑子大军中横冲直撞不可一世。鞑子有八旗,丁正男一圈打下来跟七个旗交了手,战利品中攒下五色鞑子旗。而鞑子也缴获有十余杆向前枪和更多的钢盔、防刺服。而这后金鞑子的战斗力并非浪得虚名,熟读《三国演义》的黄台吉把小说中反复引用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之金句牢记在心,他迅速决策,要求手下对敌武器和防护具进行严格测试,务求找出其薄弱点。部下执行命令迅速而到位,经鞑子随军科学家们负责任的研究论证,向前步枪暂不能为八旗所用,就大金国目前的科技水平无法造出相应的药子弹丸。钢盔和防刺服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剥下来穿上就成。这东西好,简直不要太好,姥姥的一物降万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鞑子国防科学家的实验在汗王黄太吉直接关心下得到了鞑子全军的鼎力支持和配合,后金军南征各部队陆续将战场缴获的16顶蒙布钢盔和9身防刺服送抵汗王行帐,从俘获的明军和明国百姓中挑选513名精壮作为活体试验品。都是老鸟,都是业内精英,都知道最普通的辍铁棉甲都能抗住劈砍,故本次试验主要测试直刺(直射)战术动作下明军最新式盔甲的防护性能。
nbsp鞑子军工专家设计的实验测试比较细致。
nbsp首期冷兵器攻击试验根据作用力的不同分2个一级变量:攻击武器变量及攻击人员变量。武器变量又分9个二级变量,分别为:破甲重箭、长枪、虎枪、骑枪、雁翅刀、弯刀、关东大扫子(以上满洲自产兵器)及明军开元弓、枪矛、苗刀;攻击人员变量又分3个二级变量,分别是:普通披甲人、红甲兵、白甲兵;
nbsp二期火器攻击试验分3个攻击武器变量,使用明军鸟枪、三眼铳、板钩铳(为明军装备的最大口径火铳,也叫大斑鸠铳,口径达到恐怖的19mm再多1毫米就不能算枪,得划归为炮了。由于枪身太重需要脚架支撑,撑杆形似鸟脚,由此得名)
nbsp对本次测试过程和效果检验就不细说了,只须知道亲临测试现场的黄台吉对测试结果气急败坏:后金及明军现役主要武器可迟滞护具保护下人员行动能力、可减弱其战斗力,但均无法对钢盔和防刺服构成有效破坏,无法对其人员构成实质性伤害。换句话说,要对付眼下的近卫军,后金军必须个个都是神箭手,箭箭命中人面门。必须个个都是快刀手,刀刀断人大腿动脉。必须个个都是大力神,拿狼牙棒把人脖子打歪。
nbsp对己方部队要求如此变态,这让黄台吉很受伤!他手一扬:“把明狗的新式火枪给朕拿来。”
nbsp黄台吉亲自操刀测试,拿向前步枪对准防刺服打了一枪,把钢板打出个圆凹来,对准同一位置打第二枪,顺利将护板打穿。在场观摩的八旗旗主们感到棘手、沮丧、畏惧、愤怒与反思,所谓五味杂陈。被挑中的513名汉人马路大有鉴于间接导致后金汗王黄台吉心情复杂而惨遭枭首抛尸!
nbsp回到行帐的黄台吉立即发布旨意:凡获缴明国禁军盔领3顶或甲具一副者,赏半个前程。
nbsp此,即所谓洋落。
nbsp后世有部电影《让子弹飞》,主要取景地在广东开平自力村,自力村里的民居建筑是楼不像楼,像碉堡又不是碉堡,故叫做碉楼年自力村及开平境内碉楼以‘开平碉楼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nbsp1912年在开平的某个碉楼里沙摄影师出生了。如果要从沙大师的作品中选出最着名、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那一定是《战斗在古长城》。无论国内国外持何政治立场,只要谈及中国的抗战,这幅作品几乎是必然要摆上台面的。
nbsp照片上残破的古长城叫做样边。
nbsp1369年洪武二年。老朱坐上皇位的第二年,即派遣徐达修筑北京外围居庸关等处的长城。老朱想到秦始皇修长城劳民伤财,此项国防举措在民间口碑不佳,故玩了个偷换概念,把长城叫做‘边墙,于是有明一代称长城为边墙。徐达为保证边墙的建筑质量特地选择怀来庙港附近的崇山峻岭中险要地段作为示范工程,并以此为样板来标定边墙的各项工程指标,故而庙港这段长城称为“样边”。鉴于样边始建于明初,距今两个半世纪,称之为‘古长城应无不妥。
喜欢。
第423章 回合制炮击[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